警惕!隔代撫養(yǎng)寶寶問題多
現代社會撫養(yǎng)孩子壓力大,很多年輕的父母都不會選擇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把孩子留給老一輩撫養(yǎng)。對于隔代撫養(yǎng)寶寶,到底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有的家長發(fā)現自己家的寶寶攻擊行為越來越強這是為什么呢?父母還在找原因嗎?對于孩子的行為問題又如何解決呢?看看專家的建議及說法吧。
幼兒行為問題
2-3歲幼兒比4歲以上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出現打人、不聽話、害羞、悶悶不樂等情況。專家表示,由于2-3歲的幼兒主要在家庭散居,自身的性格也剛剛開始建立,因此對家長的依賴性更強,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養(yǎng)育方式等方面出現問題,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會更大。調查結果表明,家長如果對孩子百依百順、粗暴打罵,或者干脆讓老人單獨撫養(yǎng)孩子,幼兒出現行為問題的幾率要高出一倍以上。
2歲多的雯雯被家長送到保育院還不到半年,老師就告訴家長,孩子跟小朋友們相處非常勉強,有很強的攻擊行為,玩得興奮時會連著推倒3個小朋友,或是往小朋友嘴里塞樹葉,而且攻擊時總是笑嘻嘻的,像開玩笑,對方反應越強烈她笑得越開心。專家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是其家長過于溺愛。雯雯平時由姥姥照看,老人對孩子過于溺愛,不僅全部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經常告訴孩子不能“吃虧”,要霸道一些,打別人可以但不能讓別人欺負。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100名被調查幼兒中行為問題檢出率為30%,而該中心此前對本市257名4-6歲兒童的調查結果表明,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4%。專家表示,相關研究顯示,2-3歲幼兒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0.6-44.2%,4-16歲兒童的行為問題檢出率為10.5-15.3%,這兩次調查也符合這一數據。本市2-3歲幼兒已經出現相當多的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4歲以上兒童,其原因主要是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由于主要在家庭散居,自身的性格也剛剛開始建立,因此對家長的依賴性更強,如果家長的教育方法、養(yǎng)育方式等方面出現問題,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會更大。在此次調查的100名幼兒中,有12個孩子的家長采取百依百順、粗暴打罵、放任不管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導致這些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達到58.3%,家長教育方法正確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26.1%;12個由祖父母單獨撫養(yǎng)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58.3%,而由父母撫養(yǎng)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僅為25.8%。
此次調查的100名幼兒中有89人為獨生子女,普遍具有任性、暴躁、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當他們的意愿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以攻擊的方式發(fā)泄情緒,獲得心理平衡。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家長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子女出現行為問題的比例明顯升高,說明家庭教育態(tài)度和方式對幼兒心理健康有較大的影響,家長應多采取耐心、鼓勵、啟發(fā)、引導等方式,避免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另外,隔代撫養(yǎng)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任性等不良個性,過分保護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形成,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為、人格的偏離、暴力傾向加劇等情況,因此還是應倡導父母親自撫養(yǎng)子女。再有,調查也發(fā)現,與外界接觸較多的孩子行為問題檢出率為27.5%,低于與外界接觸較少的幼兒(55.6%),因此家長平時應該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專家強調,2-3歲是兒童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期,兒童許多不良行為都是模仿而來。
主要問題檢出率表現
攻擊行為18%不聽話、經常打人
退縮行為16%害羞、不活躍、動作遲鈍
抑郁10%悶悶不樂、過度恐懼
總之,父母應該注意撫養(yǎng)方式以及教育方式,不讓孩子受到不良刺激,讓寶寶健康成長發(fā)育。
-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為什么婆媳關系難相處現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煩心事,而且家長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不
-
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你知道影響婆媳關系的那些事嗎?婆媳關系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點,沒有一個婆婆能把媳婦當做姑娘疼,也沒有一個媳婦能
-
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親人之間這些賬不能欠這些事不能做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見親人之間的親情是多么的偉大,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
-
寶寶智力遲緩怎么辦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無不感到欣喜和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大腦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齡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辯正常顏
-
節(jié)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節(jié)后暴飲暴食可以這樣有效消脂嗎?最近總是聽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節(jié)幾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