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讓孩子體驗性別角色游戲
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做游戲,而有的游戲孩子們做來做去總也不厭煩。有的孩子在性別意識萌芽時還會做一些跟性別有關的游戲。比如裝作媽媽把洋娃娃當做自己的寶寶,有時會把娃娃塞到自己的衣服里當作懷寶寶了。。。孩子們的這些游戲都是性意識在不斷增強的表現(xiàn)。
我在北京李躍兒巴學園研究期間,記錄下了這樣一個場景:
3歲的女孩小西抱著玩具熊在給牛奶公司打電話:“喂,你是牛奶公司嗎?我寶寶的牛奶喝完了,請你馬上送兩盒牛奶來好嗎?”然后,放下電話,抱著小熊等待 送牛奶的到來。牛奶公司送牛奶來的這個過程在小西的大腦里完成后,她給小熊假裝喂奶,然后用一塊布將小熊溫柔地包裹好,放進小床,小床是一個鞋盒蓋,在小 西的眼里那是一張美麗的小床,如同媽媽給她準備的小床一樣。她用雙手捧起睡有小熊的床,注視著小熊,如同母親注視著自己的嬰兒,左右來回著輕輕地搖晃,并 唱著溫柔的催眠曲,渾身散發(fā)著母性的光芒!
小西對“嬰兒”的照顧或許來自對母親的模仿,但體驗的情感卻是來自她的內心。在這個游戲中她 體驗做母親的責任和美好情感,理解了母親這一角色的心理和意識,這便是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發(fā)展的過程。這樣的體驗和感受像一顆種子埋在了小西的心里,當她 成年后,童年時候體驗做母親的美好感受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她對婚姻與生育的態(tài)度。
孩子首先要對自己的性別身份認同,然后他才會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塑造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模式,以之符合他所處的社會文化體系。一個嬰兒在生物學的性別基礎上,逐步成長為具有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的男人或女人的過程就是性別角色的發(fā)展過程。
孩子對性別角色的理解更多地來自對父母的模仿,父母在家庭中對孩子性別角色的示范對于孩子性別角色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健康的家庭中,人們扮演健康的角 色,父親在家庭中要給孩子示范如何做男人、父親、丈夫和兒子的角色,母親要給女兒示范如何做女人、母親、妻子和女兒的角色,父母還要給孩子示范如何培養(yǎng)親 密關系、如何做個正常有用的人、如何與他人保持界限不做逾越角色的事。孩子吸收著父親或母親的這些特質,然后嘗試著去按照這些特質生活,逐漸形成自己男性 化或女性化氣質。
模仿媽媽生孩子、給寶寶喂奶、照顧寶寶、游戲中扮演爸爸(媽媽)或者丈夫(妻子)的角色……孩子性別角色的行為發(fā)展是 從模仿中開始的,他們在游戲中模仿爸爸或者媽媽的行為方式,然后結合自己性別,在游戲中學習并實踐男人與女人的行為與責任,體驗做男人和做女人的心理過 程,這是孩子性別社會化的開始。父母需要為孩子準備適合其性別的游戲材料。
1. 生寶寶的游戲
茜茜3歲,最近她老喜歡把娃娃塞到衣服里面說:“我肚子里面有個小寶寶。”然后拿出來說:“寶寶出來啦,餓了,吃點奶吧!”說著就放到胸前假裝喂咪咪。我當時跟她解釋說只有媽媽和有寶寶的阿姨才會肚子里面有小寶寶,小孩肚子里不會有寶寶的。 請問我這么說對么?
這是孩子的游戲,媽媽只需要配合孩子游戲就可以了,不需要給孩子解釋其他。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在游戲中將周圍的物體、人或活動轉換成他們希望的任何東西。
日常生活中,孩子獲得了媽媽如何生下并喂養(yǎng)孩子的經驗以后,會通過游戲來體驗這樣的過程,茜茜就是這樣。她在游戲中將玩具娃娃轉換成了自己的寶寶,自己扮演寶寶的媽媽,然后想象自己懷孕生孩子的過程,并模仿媽媽照顧寶寶的活動。
茜茜在這樣的游戲中可以發(fā)展對女性角色的認識——女人要當媽媽,同時體驗媽媽照顧孩子的過程——給孩子喂奶。在這個游戲中,茜茜還會通過對媽媽的模仿,學習如何關愛孩子,茜茜在這個游戲中發(fā)展了她的性別角色,并沒有什么壞處,父母不需要干預。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