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有哪幾種境界
提到吃苦,很多父母都覺得就是要讓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就是讓孩子嘗嘗這些饑寒交迫的滋味。因為現(xiàn)在生活條件都在普遍提高,很多人都沒有苦可吃了。天天不僅能吃飽飯,還能吃得越來越好了。現(xiàn)在的孩子怎樣進行吃苦教育呢?
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挨”,其二是“適應”,其三是“超越”。
“挨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強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極不愿意,有沒有辦法,只好“挨”,直到成人的安排結(jié)束。這種情況,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我記得小 時候,父親也有意的鍛煉我的吃苦精神,當時在農(nóng)村,他的方法是增加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但是,他的教育是失敗的。他讓我產(chǎn)生的是對勞作的厭惡和懼怕, 不僅沒有增長相反減小了我對痛苦的忍受能力。
“適應”是一個更高的境界。隨著時間的延長,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強,訓練結(jié)束后,再遇到一般的困難和“苦”就不怕了。但是,“適應”只是增加了 人的承受力,并不能減少孩子的惰性,增強孩子的意志,這個經(jīng)驗來自于我的一個同事,曾經(jīng)北京市皮劃艇冠軍隊的成員,他告訴我:以前訓練太苦了,挑戰(zhàn)人身體 的極限,所以現(xiàn)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沒有受到抑制,還是能懶就懶,另外自己的進取性和自制力也沒有比接受訓練以前有過 增長。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對此,我有過兩次深切的體會,其一是2004年正月初八騎自行車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學,其二是2006 年元宵節(jié)繞北京二環(huán)步行一周;兩次都是獨自進行,行前內(nèi)心都有較大寫作壓力,都有明確的自我激勵的愿望。當行程結(jié)束后,都會想起《老人與海》里圣迪亞戈說 的那句話:床是我的好朋友,床會成為了不起的東西。然后是舒服得不能忘記的睡眠,是接下來好長時間的積極和熱情。整個過程中,雖然飽嘗筋疲力盡的滋味,但 是心里一點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還想再苦一點,到了目的地后還想早走一段。
適當讓孩子吃吃苦會讓孩子更能體會到幸福的甜蜜,父母放手讓孩子吃點苦吧。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nèi)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