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需要注意的事項
家長們經(jīng)常都會找些適合小孩子的家務,讓孩子做,可是孩子們在做家務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那么,下面來看看孩子做家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吧。
訓練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幫忙做一些瑣碎的家務。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用的,有助于提高他的自信。正如之前所說,小孩子都是簡單地從被愛和被認可中獲得安全感的,此外,“我也可以幫得上忙”之類的想法也有助于幫他們獲得安全感。大人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來幫助自己。
不論年齡多小,孩子都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意愿去幫助別人,以顯示自己是有用的。若一個孩子已經(jīng)能很熟練地走路并能在走的同時拿東西的話,他會不知疲倦地將各 種拿得動的東西一個個地從房間的這個角落搬到那個角落。一個只有20個月大的小男孩,每天早飯之后,都很高興地幫媽媽把洗過擦凈的碟子收好。事實上,通過 這種方式來安排孩子的一天很重要,因為孩子往往由此更好地學到如何分享、如何幫助他人。孩子會主動地提出幫助大人做事,盡管有些時候他這么做也只是為了獲 得大人的表揚并可以繼續(xù)玩玩具。
在請孩子幫助做家務時,有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 家務難度控制
一個很小的孩子已經(jīng)完全可以意識到出色完成一項任務給他帶來的滿足感,他可以深 深體會到自己很重要的那種榮耀感。孩子很愿意加入大人的工作,幫忙做做飯或是澆澆花,他們需要這種和大人相處的關系,需要這種共同工作的經(jīng)歷。有趣的是, 我們分配給孩子的任務還不能太簡單或完全不具挑戰(zhàn)性。孩子喜歡完成“很難”的任務,這樣他會有種逐漸長大成人的感覺。如果我們分給他的是“嬰兒級別”的任 務,他就無法獲得那種滿足感了。成年人可以忍受做一些愚蠢、機械的工作,因為他們被工作的結(jié)果所限制;孩子可不一樣,他體會的是成就感——在共同工作的過 程中,那種對他來說是那么重要、那么出色、那么偉大的成就感。
如果你家五歲的孩子可以收拾餐桌了,那么他同樣可以做到點蠟燭或是擺放精 致的餐碟。對大人來說,給孩子安排一個他感興趣的活兒也許有些難,可是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分配到的任務太簡單了,就很難培養(yǎng)出對待工作的熱情、認真的態(tài)度。 這種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在孩子幼年十分重要。那些常常享受到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的孩子,將比那些認為工作只是“我必須完成的事”的孩子,更能適應將來 的學校生活。
2. 沒必要讓孩子遵守刻板的形式
如果孩子覺得大人認為他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幫忙做事了,那么會感到 非常自豪,尤其是在一些對他們而言很特殊的場合,比如春季大掃除、把閣樓的東西搬下來之類的,這時孩子會很努力地做好大人安排的任務。此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所 謂“孩子的注意力只能持續(xù)很短時間”的觀念是錯誤的。如果所做的事情十分有趣,或者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們會努力地去完成,即使很長時間, 也不覺得厭倦。
但若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那么所有的孩子最終都會失去興趣。舉個例子,有兩個孩子每天早上幫助爸爸媽媽拿牛奶、買報紙, 或者澆花、收拾餐桌,樂此不疲。然而某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了更有趣、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事,那么他們就會立刻忘掉自己原本做的,甚至當大人提起他們原先的活兒 時,他們還不高興。如果這時家長拿責任、義務對他們進行說教,或者強調(diào)他們所做的事都是很小很輕松的,如果他們不在外面游蕩胡混的話完全可以五分鐘就把事 情完成,那么情況會變得更糟。其實孩子并不介意干活,甚至是臟活、累活,可是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慢慢長大,直到變得有規(guī)律。
在當今社會, 人們?nèi)粝牒芎玫毓ぷ骱蜕,就得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一個人如果沒有規(guī)律的工作習慣,那么即使他有很出色的能力,也很難立足。因為對于這個社會的腦力工作者而 言,產(chǎn)出的穩(wěn)定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家長過早地把這種形式強加給孩子,那么就忽略了孩子還太小,沒有做好準備的事實。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nèi)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