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切勿一味批評或表揚
現(xiàn)代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比較驕氣。而有的年輕父母,早先對孩子要求極嚴極高,甚至近于苛刻,總是毫不留情地批評孩子。后來,聽到社會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于是,就改弦更張,一反常態(tài),再也不批評孩子了,就是發(fā)現(xiàn)了毛病,缺點也不指出,而是采取一味地表揚的教育方法。
孩子怎么做,都說“好、好”。簡直成了“好好先生”。一味地批評孩子,孩子總是被父母否定,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信心、上進心。越批評,孩子就越疲塌,越反感,越抵觸。最后給父母來個“破罐子破摔”、“死豬不怕開水燙”,到那時,可誰也就沒轍了?偸且晃兜嘏u孩子,從不肯定、表揚孩子,的確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但是,反其道而行之,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一味地夸獎,無論孩子怎么做都說“好、好、好”,這恐怕也不是教育好孩子的萬應靈藥。
首先,父母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點”而不及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學”;同樣,父母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樣也不符合“辯證法”。過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條,一味批評,那是違背教育原則的;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味夸獎,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則。
第二,只是一味地夸獎孩子,從不批評孩子,那勢必就得有這樣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無誤的。”而這樣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那還要我們教育者做什么呢?父母和教師不都成為多余的人了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都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嗎?
第三,任何的孩子,就因為他們是孩子,身上不可能沒有缺點或毛病。因為就是我們成年人,不也同樣是有缺點或毛病的嘛。有缺點或毛病怎么辦?怎樣才能去掉呢?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有缺點或毛病,不
指出來,不批評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錯的,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才能改正呢?當然,批評是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和風細雨,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第四,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只是一味地夸獎孩子,也就是說,孩子無論怎么說、怎么做,父母和老師都說“好、好、好”,就是不能批評,那不就是典型的遷就、姑息、放任、縱容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許多孩子是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唯我獨尊,“老虎屁股摸不得”,夠難管難教了,難道嬌慣得“火候”還不夠,還要加溫嗎?真是咄咄怪事!
第五,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請問:世界上有哪個人是天生的大圣人,大賢人?就連被歷代人們所崇敬的大圣人孔夫子都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有沒生下來的孩子才沒有過錯。因此,“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種說法,既不科學,也沒有任何事實依據(jù),父母們不要盲從。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歷來都是主張教育孩子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教育原則,永遠不會變,誰也別想推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則,也不是什么教育藝術。要說對那些聾、啞、盲、弱智等弱勢群體中的孩子要盡量多的夸獎,那是應該的。對正常的小孩子,還是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批評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輕易傷害孩子就是了。
-
藍光最傷寶寶眼睛天氣冷了,許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會打開浴霸。但近日一則新聞,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陜西一個寶寶在浴霸下洗澡2個月后,竟然失明
-
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怎么辦?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又稱新生兒消化不良及新生兒腸炎。
-
安撫哭泣嬰兒試試10個小妙招面對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小寶寶,新手媽媽們常常手足無措,不妨試一試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哦。
-
新生兒的眼睛為什么怕光新生兒出生時要經(jīng)過母體陰道,母體陰道內的分泌物會浸入新生兒的眼睛里,如果陰道分泌物中有細菌,就可導致新生兒的眼睛患玻王女
-
新生兒皮膚護理的兩大誤區(qū)在新生兒護理當中,最容易出現(xiàn)誤區(qū)的就是新生兒皮膚護理。在新生兒皮膚護理中,爸爸媽媽不能一味的根據(jù)傳統(tǒng)思維,需要按照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