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下棋=“頭腦體操”
有研究表明,棋類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然而,有關(guān)專家認為,孩子要達到這項“頭腦體操”的理想效果,取決于孩子是否能快樂學棋。
專家分析:美國有一項研究證實,會下棋的小學生比不會下棋的同齡人在閱讀考試中的分數(shù)要高出10%,學棋5年的孩子比那些沒有接觸過棋類的孩子在閱讀理解方面要高出4.3個學分,而在數(shù)學方面要高出6.4個學分。
這個結(jié)果說明下棋這項運動能使大腦進行高強度的鍛煉,可以提高孩子的視覺記憶力、注意廣度和空間推理能力。它要求孩子做出一系列的決策,每一步棋都會幫助他們學會未雨綢繆、權(quán)衡利弊、邏輯性地決定最理想的選擇。
不過,下棋對大腦的影響取決于孩子是否被迫學棋,因為只有當孩子想學時,下棋的好處才能得以顯現(xiàn)。
父母應調(diào)整預期
面對孩子每一次贏輸,父母都要控制好自己情緒。即使孩子有成為世界冠軍的潛質(zhì),父母都要著重于現(xiàn)階段孩子智力的啟蒙和情商的培養(yǎng),而不應該是勝負和名次。
尤其忌諱的是,當孩子贏棋時大肆獎勵,但他輸棋時卻一味地憤怒和指責。
建議
留意孩子的情緒
學棋的壓力不小,對一般孩子來說,過早學棋可能會弊大于利。有研究發(fā)現(xiàn),棋手們在比賽中消耗的體能并不弱于一個拳擊手,棋類競賽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父母應細心地留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隨時給孩子所需要的關(guān)懷、鼓勵、贊賞和一顆平常的心。
建議
對專注力的訓練
從不會下棋到能下好棋,正是用娛樂方式培養(yǎng)專注力的過程。如果孩子能有興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精致的甚至想象中的棋盤上,正是有意注意的開始,父母應及時加以鼓勵。當棋越下越好時,孩子的小心靈就具備了強大的力量,有能力在更細微的事物上集中精力。
-
家長必須要知道怎么管理孩子的行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非常安靜的,但是隨著時間會慢慢的長大,慢慢的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有自己的理解,也會對所有的事情感到好奇。而
-
與兩歲的小寶寶交流要如何進行不少大人都覺得,孩子是沒有多少意識的,所以在交流方面也就不會很在意。然而,孩子的意識是從小就會形成的,想要孩子以后可以思
-
育兒之道上的錯誤行為有哪些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的成長之路變得更有保障,所以家長朋友務必要避免育兒之道上的錯誤行為,以免給孩子的未來造成隱患
-
學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堅韌意志由于受到年齡的影響,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不像成人一樣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堅韌意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你應該要了解的寶寶行為管理的方向俗話稱“三歲看到老”,也并非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所以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的這一階段,家庭教育是特別重要的。而作為父母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