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自覺性要“狠抓初犯”
自覺性是一種意志品質。自覺,就是不需別人督促,自己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自覺,對于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智力發(fā)展的作用很大。說少年大學生不神秘,就在于同齡的孩子中,別人在玩耍、消磨時間時,他們已經自覺地去學習文化知識了。
要培養(yǎng)自覺性,方法自然有許多,但是有一個原則是共同的,就是在糾正不自覺行為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覺性。
比如,我們可以在糾正盲從中培養(yǎng)自覺性。盲從,就是盲目地受他人的暗示和影響,是孩子意志力不強的表現(xiàn),是與自覺性相反的意志品質。糾正了盲從,就是提高了自覺性。有的孩子做作業(yè)喜歡對答案,只要一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答案與別人的不同,就認為是自己錯了,并馬上按別人答案改,有時反而改錯了。這就是盲從。
這種盲從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父母不適當?shù)募彝ポo導造成的。平時,父母檢查孩子的作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錯處,馬上就給指出來,甚至連答案也說出來:“真笨!這一題應該等于15,你怎么等于18呢?”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想,反正有爸爸媽媽把關,完成作業(yè)馬虎,做完了事。爸爸媽媽讓怎么改就怎么改,孩子成了“寫”作業(yè)的機器,根本不動腦筋。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孩子自己就不敢或不會判斷答案正確與否,只能是人云亦云,以至照抄了。
要糾正盲從,必須進行長時間的培養(yǎng)。每次作業(yè)要求孩子自己檢查,家長發(fā)現(xiàn)錯誤也不要具體點出,只說有,或說有幾處,讓孩子自己去找。甚至沒有錯,也故意說有,鍛煉孩子的自我判斷能力,讓孩子敢于否定家長的意見。能達到這一層次,應該說盲從就糾正了。
不過,有些行為雖不是盲從,但也確實是不自覺行為。比如,孩子答應做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不去做了。這不是盲從,但屬于不自覺行為。要糾正這種不自覺行為,我認為“狠抓初犯”是十分重要的原則。當孩子在某個問題上第一次出現(xiàn)不自覺行為時,家長應抓住不放,因為這時這種不自覺行為往往是偶然發(fā)生的,還未形成穩(wěn)定的意志品質,若能及時教育,就容易糾正。我在家庭中就是這樣做的,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
媽媽應給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幾個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媽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會給孩子提供各種所需,但其實媽媽提供的,未必是孩
-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學習用筷子 讓孩子學用筷子進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國的一種獨特餐具,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我們靈活使用手指,而且對寶寶的
-
孩子愛說謊怎么辦 怎樣避免孩子說謊說謊在字典中是故意說假話、故意隱瞞事情真相的一種行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愛說謊的毛病,那么孩子愛說謊怎么
-
寶寶玩什么樣的玩具可提高能力發(fā)展玩具是寶寶很喜愛的,特別是一個好的玩具能極大促進寶寶動作協(xié)調,而且在玩耍過程中能極大的提高大腦智力的不斷開發(fā),對于影響寶
-
如何安撫寶寶更好適應幼兒園環(huán)境在日常一定有看過,為之寶寶剛進入幼兒園時,由于脫離之前的熟悉環(huán)境而極為不適應,因此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不管在幼兒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