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早產了!如何護理?
早產兒指胎齡未滿37周的嬰兒。胎齡小樣兒指出生體重與該胎齡應有體重相比,低于平均值二個標準差以下或比應有平均體重低20%以下的嬰兒。如在孕37周后體重不足2500克時也為胎齡小樣兒,但一般稱之為足月低體重兒。
早產兒由于組織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強對早產兒的護理。
早產品兒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溫。早產兒居住的室溫一般應保持在24~26度,濕度保持在55%~65%。
其次,由于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感染者不要進入早產兒的房間,以防交叉感染。
母乳是早產兒的首選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富含必須氨基酸,尤其是早產兒所必須的胱氨酸、牛磺酸較高,而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酷氨酸較低。
早產兒體重越小,胃容量小,故應采用多次少量喂養(yǎng)的方法,縮短間隔時間。研究發(fā)現,早產兒比足月兒生長發(fā)育快,一般到2歲時體重、身長可與同年齡的足月近似,個別體重過低者,遲到4歲才能相近。
早產兒住院期間依賴醫(yī)護人員及特殊的醫(yī)療器材照顧,不需父母費心,但出院后的一切養(yǎng)護責任必須由父母承擔,因此建議父母應具備以下物品:
1.預備必須的裝備:如氧氣袋(瓶)、抽痰管、喂食管及喂食空針等。
2.熟練胸背部的拍痰:這對肺、氣管發(fā)育不佳的早產兒是有利的。
3.喂食量: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維持在醫(y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適應家里的環(huán)境后再逐漸加量,因為環(huán)境的變遷對嬰兒的影響是蠻大的,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4.喂食方式: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間斷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鐘,便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能平順呼吸約十分鐘,然后再繼續(xù)喂食,如此間斷式的喂食,可減少吐奶發(fā)生或呼吸上的壓迫。
5.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產兒奶粉):可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yǎng)吸收,對早產兒的生長有益。
6.維持適宜室溫:早產兒對環(huán)境的溫度和變遷一樣敏感,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恒定性,以免調適不佳而致病。
7.定期回醫(y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大腦超聲波、營養(yǎng)咨詢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8.與醫(yī)師保持聯系,以便隨時咨詢:原來負責照顧寶寶的醫(yī)師對其狀況有詳盡的了解,在處置上比較得心應手;如果換別的醫(yī)師,對寶寶是不利的。
9.熟練嬰幼兒急救術:如吐(嗆)奶、抽搐、膚色發(fā)紺時的緊急處理。
-
早產兒該如何護理比較好大家必須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由于早產兒抵抗力較差,平時應該要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并且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早產兒疾病的
-
正確哺乳早產兒,新的媽媽牢記這5點我們都知道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這段時間非常危險的,其實喂養(yǎng)才可以讓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在喂養(yǎng)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
-
早產兒補充營養(yǎng)很重要 早產兒要如何喂養(yǎng)呢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父母應該要正確的護理早產兒,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強孩子智力發(fā)育,做好早產兒的護
-
早產兒喂養(yǎng)注意事項有哪些早產兒應該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應該要采取合適的喂養(yǎng)方式,并且要堅持母乳喂養(yǎng),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抗病能力,并且要按需給早
-
重視早產兒喂養(yǎng)的原因有哪些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大家應該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增加營養(yǎng)的攝入量,能有效改善早產兒身體素質,可以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