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該怎么批評,批評什么
家庭教育最近是個熱鬧話題。“虎媽”、“狼爸”剛剛揮拳掄棍地呼嘯而過,10歲娃娃的漫畫“大作”《斗媽大全》又在網(wǎng)上橫空出世!抖穻尨笕返膬(nèi)容,可以如此概括:“當(dāng)你被媽媽罵的時候”,可以采用哪些“非暴力不合作”的招數(shù)。
這個世界上的罵人,有很多種:怒罵、笑罵、謾罵、破口大罵、不帶臟字的罵……等等。但父母“罵”孩子不在此列。這種罵大抵是因為“恨鐵不成鋼”,而且,即便措辭上沾上點粗野豪邁之風(fēng),也更應(yīng)該理解為批評教育。
大概是因為“虎媽”“狼爸”的戰(zhàn)旗獵獵,尚未走遠,所以社會輿論比較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冷熱暴力。這也難怪,家長不打孩子不罵孩子,早已成了現(xiàn)代教育的“政治正確”,有理沒理,打罵都不對。但是,教育不是“糊涂的愛”,作為家長,批評這件工具不能丟。現(xiàn)代家庭教育強調(diào)正面引導(dǎo),多夸獎多鼓勵與批評并不矛盾,抑濁揚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所以,真正的問題在于:怎么批評,批評什么。
批評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樹立孩子的是非觀。是非、對錯、美丑、真假、善惡……是最基本的價值坐標(biāo),應(yīng)該有一種清晰的認識。什么都可以的多元化,這也行那也行的所謂自由,并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只能帶來思想的迷茫,進而造成社會行為的失范。諸如“雷鋒是傻子”、“錢是好的”之類的顛覆性解讀,最初也是在思想自由的口號下進行的,結(jié)果卻是雷鋒和自由都離我們越來越遠,一個功利性極強的現(xiàn)實倒是越來越近。
其實,會不會批評,也是在考驗家長。家長自己得把道理整清楚搞明白,并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
相關(guān)文章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yīng)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wèi)生習(xí)慣,也會導(dǎo)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xiàn)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dāng)中都表現(xiàn)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