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導孩子的注意事項
孩子的成長健康是都很關注的,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忽視的,很多的家長也是都很重視這一點的,家長對孩子的教導也是有需要注意的事項的,下面介紹下父母教導孩子的注意事項。
一、父母教導孩子注意事項
a、教導孩子時,先給孩子示范,較復雜的動作,要分段示范,讓孩子看清楚做法。
b、分段示范時,動作應緩慢。
c、鼓勵孩子反復練習。
d、任何練習在開始時,難免會因為不熟練,而出現一片混亂的情況,耐心教導孩子,勿剝奪他學習的機會。
二、以耐心和愛心教導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中,過度的保護或一再地跟在背后收拾爛攤子,只會縱容孩子重復犯同樣的成熟而不自知,與其呵護他一路平安順利,倒不如培養(yǎng)他面對挫折的勇氣,訓練他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處理能力的練習,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以耐心和愛心教導孩子,依照孩子的發(fā)展能力,適當地給一些機會,讓他動手做;做得好則給以鼓勵。初期指導時雖很麻煩、費時,但等孩子純熟后,他可能成為你的小幫手!
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處理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致的工作,父母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耐心,不厭其煩。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父母要先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耐心觀察,還要及時地鼓勵,耐心地幫助。這比父母親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煩些,又費時間,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是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
2、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例如,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吃喝的方面,1歲時教孩子用小勺吃飯,到1歲半左右,就要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獨立吃飯,還要教他用雙手拿著茶杯喝水,飯后用餐巾擦嘴。到兩歲半,孩子就能順利地、干凈利落的吃完一頓飯。
3、要做到要求一致持之以恒。不能幼兒園要求小朋友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父母替孩子做,或者父母要孩子做的,奶奶來包辦,這都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老師、父母協調一致,共同要求,反復強化,形成鞏固的條件聯系,才能使孩子早日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
4、要對孩子曉之以理。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美好,使孩子生活得舒適,爸爸、媽媽除了每天上班以外,回到家里還要做很多事情——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等,父母是很辛苦的,孩子也應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勞動,如掃地、擦桌子、洗碗以及自我服務勞動,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體中的一個成員,他應該為家庭做一些事情。這樣就能逐步形成勞動的習慣。
5、可以通過游戲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例如,教三四歲的孩子自己洗臉,可以有采用游戲的口吻:“今天媽媽和小明比賽,看看誰臉洗得又快又干凈。”然后,給孩子一塊毛巾,邊示范,邊講解洗臉、洗手的順序,孩子會很有興趣的學習洗臉的動作。
上述就是對父母教導孩子的注意事項的介紹,現在應該是有了解了吧,對于孩子的健康護理是一定不能忽視的,家長是要重視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