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的孩子每天都應該學到哪些
相信很多家長在幼兒園接寶寶回家后,都會問寶寶,今天老師教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很多寶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么寶寶在幼兒園究竟學到了什么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下。
其實,家長眼中的學習是中小學生的學習,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一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活動都是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快樂的游戲、集體的探索活動都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學習。幼兒在幼兒園的每個時刻、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由教師精心設計,爭取讓幼兒在園的每一分鐘都過得富有教育意義。
概括地說,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我們可以相對劃分為3種類型,一是生活活動,二是區(qū)域游戲活動,三是集體教學活動。
吃喝拉撒一網打盡,在生活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于3~6歲的孩子來說,學習吃喝拉撒的生活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這個階段孩子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務,因為這對他適應社會、適應未來都是非常重要的。
禮貌習慣:每天從入園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通過與老師、同伴問好,與爸爸媽媽再見,學習最基本的與人交往技能。
衛(wèi)生習慣:進入教室,我們會耐心地引導幼兒認真洗手,為幫助他們真正將手洗干凈,老師們不僅親自做示范,還在墻上貼了6步洗手法的圖片,并配上洗手兒歌(打開水龍頭,沖沖小小手,搓搓手背心、扭扭爸爸、扭扭媽媽、扭扭哥哥、扭扭姐姐、扭扭自己)引導孩子邊讀邊鞏固。
進餐習慣:進餐時間,我們會引導孩子自我服務,幫助教師清理桌椅,自己端盤子取餐,學習安靜地吃飯,了解食物營養(yǎng)與身體的關系,改正偏食挑食以及吃飯時四處溜達的不良進食習慣。
午睡習慣:午睡時間,讓孩子由簡入難逐步學習穿脫衣服、學習良好的睡姿與睡眠習慣,學習整理床鋪。
如廁習慣:孩子不習慣在幼兒園上廁所,需要一點點引導,讓他們學習自己獨立上廁所,學習正確的擦屁股方法,學習上廁所后沖洗廁所,整理自己的衣物,不露小肚皮。
安全規(guī)則:上下樓梯時,讓孩子集體討論下樓梯的方法:不推擠別的同伴,不從上面直接往下跳,要靠右行,小手最好扶著旁邊的欄桿,不大聲喧嘩影響別的班的小朋友。生活中孩子們有了碰撞,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怎么正確地解決,而隨著他們長大,會引導孩子們自己討論,自己想友好相處的方法,感受規(guī)則的重要。
運動習慣:日托每天兩小時、上下午各一小時的戶外鍛煉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們會根據孩子動作發(fā)展水平設計多樣的游戲,提供多樣的器材,以綜合發(fā)展孩子走、跑、跳、平衡、投擲等全方面的運動能力,鍛煉孩子的堅持力,并保證孩子接受必需的陽光。
爸爸媽媽們,千萬別小看這些本領,這些本領讓孩子從成人的庇佑中走出,成為一個可以自理自立的人,這些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孩子終身的生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寶貝入園以后,社交范圍比原來大了很多,他們逐漸從依戀一兩個固定的撫養(yǎng)人,轉變成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在和小朋友的游戲過程中,年齡相近、志趣相投、地位平等的小伙伴們自然就會形成朋友圈。他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相信從孩子身上您是能感受到一點一滴的變化的,是不是呢?
-
寶寶上幼兒園那點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小寶寶,并不知道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的那些癥狀,給我們
-
如何讓新生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他成長里程碑上的一次飛躍。但最初的兩周,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將是一場艱巨的考驗。其實寶寶初
-
孩子剛上幼兒園注意這四件事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時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對父母有依賴的心理,一旦父母走開他們很容易以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所以對于
-
孩子們的學齡前生活學齡前是孩子的黃金時代,他們應該無憂無慮,自由支配時間。一旦上了小學,學習就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自由時間就不多了,所以在
-
幼兒園內生活為什么要孩子規(guī)矩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差距很大的生活背景。在家庭背景下,孩子生活在時刻準備為自己奉獻一切的家長呵護中,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