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疾病是如何傳播的
“很多人知道乙、丙型肝炎有母嬰、血液、性接觸三種傳播途徑,卻不清楚這三種途徑在生活中有著許多表現(xiàn)形式,比如文身、穿耳洞等行為,看似與肝炎不搭邊,卻是潛在的病毒傳播途徑。”那么乙肝疾病都是通過什么疾病傳播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我國乙肝人數(shù)多,人們比較了解,但對丙肝尚缺乏認知。由于警惕性不及對乙肝的強烈,所以大多數(shù)人沒有主動到醫(yī)院做丙肝篩查的意識,導致許多丙肝患者是在肝硬化期才被發(fā)現(xiàn)。
并非輸血才能傳染乙丙肝
很多人認為,自己既沒有家族遺傳史,也沒有輸過血,更沒有免疫性疾病,就不會感染肝炎。事實上,生活中一些看似“安全”的行為其實暗藏危機,比如文身,如果所用的針消毒不嚴就能傳播肝炎。再有,家庭中共用剃須刀、牙刷,如果一名成員感染了肝炎病毒,其他人同樣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就拿血液傳播這一途徑來說,并不只有輸血才算血液傳播,像吸脂、割雙眼皮、穿耳洞、修腳等創(chuàng)傷性、皮膚黏膜損傷性美容項目,操作中都會或多或少接觸到血液,不正規(guī)的美容院,如果器具未嚴格消毒,被傳染上乙、丙型肝炎的風險就會成倍放大。”
丙肝病毒堪稱潛伏高手
肝炎病毒一旦侵入體內,除快速破壞肝功能外,還會大大削弱肝臟免疫力,破壞*免疫系統(tǒng)。
當肝臟免疫系統(tǒng)無法抵抗病毒侵襲時,肝炎的一系列癥狀就出現(xiàn)了。研究發(fā)現(xiàn),80%-90%的肝癌患者都經(jīng)歷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
相對乙肝來說,丙肝更易發(fā)展成肝硬化、肝癌。丙肝的隱蔽性很強,普通人在早期很難自我察覺,潛伏期最長的可達20年,是十足的“潛伏高手”。沒有癥狀并不代表沒危害,潛伏的丙肝病毒會使肝臟發(fā)炎并產(chǎn)生疤痕,這就是丙肝比乙肝更易轉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原因之一。
丙肝檢測只需1毫升血
與乙肝不同的是,丙肝如能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治愈的可能性可達七八成。
然而,由于肝炎病毒的主動檢測率低,許多患者是在治療其他疾病時,才被查出患有肝炎。
“丙肝傳播的高危人群,應加強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到醫(yī)院主動檢查,1毫升血液就足以使丙肝病毒原形畢露。”魏來教授建議。
肝炎患者往往有疲倦、反胃、食欲減退、肌肉關節(jié)疼痛、皮膚瘙癢、記憶力減退等細微變化,但這些癥狀卻容易被忽視或與其他疾病混淆。
另外,確認肝炎也不單單只看癥狀,所以應盡早接受正規(guī)檢測。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乙肝疾病的一些傳播途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廣大朋友們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飲食用水的健康,做好乙肝疾病的預防,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遠離乙肝疾病的嚴重困擾,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
如何區(qū)分急性和慢性乙肝大三陽人們經(jīng)常聽說急性乙肝大三陽和慢性乙肝大三陽,但是很多患者對其并不能很好的區(qū)分,不知道自己屬于哪一種,這樣不僅給自己的治療
-
讓乙肝慢性化的五個因素目前認為,除遺傳因素和種族因素外,乙肝慢性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既往有其它肝炎或肝病史者,或有并發(fā)病癥者,再感染乙型
-
乙肝用藥無效的原因是什么乙肝是一種常見的流行性很廣的傳染性疾病,很多乙肝患者吃了不少的藥,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有些甚至產(chǎn)生了副作用。那么,乙肝用藥
-
乙肝發(fā)病率高以家族傳播為主乙肝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肝部疾病,是一種傳染性比較高的疾病,很多的患者并不重視乙肝的治療,主要是由于乙肝患者并沒有意識到乙肝
-
當心乙肝病毒會引發(fā)新疾病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對乙肝這種疾病的病因不了解,忽視了對乙肝的有效預防,導致現(xiàn)在得了乙肝的患者越來越多,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