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越來越喜歡吃粗糧了,特別糖尿病患者覺得吃粗糧對身體好,或者沒空吃早餐的人喜歡煮杯麥片吃,其實粗糧的吃法有很多種,小編就是想要告訴大家吃粗糧的6種錯誤方法。
頓頓飯只吃粗糧。
有些人聽說吃粗糧好,就很少吃米飯和白面,而是長期頓頓飯單一地只吃粗糧。這種做法并不科學(xué),有可能會加重胃腸負擔(dān),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等問題。粗糧雖好,但也要適量。我國營養(yǎng)學(xué)會推薦,粗糧在我們每天的飲食中最好占到20%—30%。美國相關(guān)機構(gòu)推薦的量更多一些,可以占到一半左右。專家建議,每天至少吃100克粗糧,至少保證一頓飯吃粗糧。頓頓飯只吃粗糧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只有每天攝入50克以上膳食纖維,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所以一般人日常食用的粗糧很難超量。更普遍的問題是,我國大多數(shù)人粗糧的攝入量不足,所以可以放心地多吃一些。
此外,還要講究粗細搭配。專家建議,可以在做主食時混入粗糧,比如蒸米飯時加點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麥,磨豆?jié){時加一把紫米等,這樣“粗細搭配”,吃起來口感也更好。早中晚吃粗糧最好有所區(qū)別,比如早上喝粗糧豆?jié){或粗糧粥,中午吃“粗細搭配”的主食,晚上可以吃點好消化的粗糧粥。
吃粗糧的品種過于單一。
說起粗糧,人們最常吃的就是小米、玉米和紅薯。如果長期只吃這幾種粗糧,品種過于單一,會影響營養(yǎng)均衡。專家建議,制作粗糧食品要盡可能將多種食材混合烹調(diào),以豐富營養(yǎng)。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單獨食用,就不如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營養(yǎng)價值高,因為這可以使蛋白質(zhì)起到互補作用?梢园巡煌N類的粗糧融入三餐,比如早上喝五谷豆?jié){(包括黃豆、燕麥、小米、紫米等),中午吃一段蒸玉米,晚上喝八寶粥(包括紅豆、綠豆、糙米、白米等),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做到粗糧混吃。
為口感好加入糖和油。
由于粗糧質(zhì)地粗糙,難以下咽,所以很多人會在粗糧食品中加入很多糖、油和淀粉來改善口感。尤其是餐館和超市中制作的粗糧食品,常用油煎,或用食用堿、泡打粉制造出多孔效果,用精白面粉和淀粉來加強細膩感,用糖來改善口味,這樣的加工方法會讓粗糧的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比如油炸窩頭,窩頭會吸入大量脂肪,同時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也會受損失。粗糧最健康的做法是蒸,可以把谷物和雜豆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過夜,然后放到鍋里蒸10—20分鐘。蒸好的粗糧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飯,也可以放些枸杞、核桃熬成粥。用豆?jié){機把粗糧打成米糊也是不錯的做法,當(dāng)早餐和夜宵吃特別合適。還可以把粗糧當(dāng)菜吃,比如夏天燉排骨時放點綠豆,清爽又美味;冬天燉骨頭湯時放點大麥,幫助消化又增加風(fēng)味;五香煮蕓豆是很好的下酒小菜;豌豆、蕓豆煮爛加點鹽和番茄醬,也是不錯的早餐。專家提醒,如果吃了豆類粗糧,就要相應(yīng)減少主食量,以防止攝入太多淀粉類食物導(dǎo)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