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貌歧視
曾有人對女性就業(yè)做過問卷調(diào)查,在問到“女性在求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的問題時,排在前四位的答案是:外貌氣質(zhì)、學歷和公關能力,分別有70。1%、67。2%和60。7%的被訪者選擇了這些選項。另外有不少單位對女性婚姻狀況也提出了要求。
女性外貌在求職和就業(yè)過程中都很重要。據(jù)報道,一位記者在人才市場采訪時也了解到了類似的情況。一名外語系畢業(yè)的女生介紹,2004年畢業(yè)以后,她就開始了自己辛酸的求職過程?谡Z一流的她,先后應聘了多個企業(yè)的翻譯職位,只因身高僅有1。5米,屢次在面試中被刷下來。以至于4年來她只能靠當家教等工作“糊口”。據(jù)了解,雖然今年以來市場營銷、企業(yè)管理等職業(yè)的需求量很大,可一些有能力長相差的女性應聘者卻頻繁落選。一邊是急需人才招不到人,一邊是空有能力求不到職,強烈的反差讓人不解。
在護士這類行業(yè)中,“以貌取人”的招聘現(xiàn)象更加明顯。“醫(yī)院招護士時首先看中的是應聘者的長相和身材,然后才參考其成績和實際能力。”一名落選者憤憤不平。
在職場中,漂亮女性一般都比普通員工工資高。倫敦吉爾德霍爾大學研究人員killings指出:長相一般的秘書比起漂亮的秘書,收入要少15%。研究還發(fā)現(xiàn),被認為是缺乏吸引力的男子較英俊的同事少賺15%;姿色較差的女子亦較美麗的同事少賺11%。肥胖對男性的薪酬沒有影響,但女性卻因肥胖受損失,所得報酬較減肥的同事少5%。該研究訪問了1.1萬人,年齡為33歲左右。
最近,我在翻閱《女友》雜志時,又看到了一則歧視女性的廣告。飾品品牌COOKAKA酷咔咔在《女友校園》雜志上登了一則廣告。但這廣告卻規(guī)定了觀看此廣告人員的要求,指明“非財貌雙全,目光止步”。此說法被很多人認為是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是歧視女性的一種說法,他們認為COOKAKA酷咔咔此廣告語的意思是COOKAKA酷咔咔的加盟商和消費者是有財有貌的人。這也顯示了飾品企業(yè)對職場女性的外貌歧視。
三、心理歧視
當然女性歧視也不能排除女性職場人士的主觀意識。很多女性在潛意識中把自己定位為“性別弱勢群體”,由于有這樣的主觀意識存在,使她們在職場中可能變得比較敏感,容易強化那些原本并非是不公平待遇的現(xiàn)象。比如,女員工看到男同事跟老板一起抽煙聊天,走得近,就覺得老板一定偏心男員工。另有一些女性在潛意識里認為,既然我們是弱勢群體,當然就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稍诮裉旄偁幖ち业穆殘錾希l會無緣無故地特別照顧別人呢?有些時候,其實女性只是沒有受到特別的照顧,但并不意味著就受到了歧視。
這個差別的確很有趣,出現(xiàn)這樣的差異原因很多。如果我們研究一下職場男女的心理,就不難發(fā)現(xiàn),女性說自己的職場地位,通常是與男性現(xiàn)在的地位相比較;而男性卻總是與自身過去的地位來相比。大多數(shù)女性認為:與男性相比,自身在職場上還是處于弱勢,某些方面只是做到了表面的公平;而男性卻發(fā)現(xiàn):過去很多男性統(tǒng)治的領域開始出現(xiàn)了女性,他們于是認為女性在職場的地位有了較大提升,而男性的地位反而下降了。
另外,男性所背負的“社會期望”較高,也就是說社會給男性施加的壓力大,導致男性也把此標準內(nèi)化,要求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有房有車,讓妻兒生活得有一定質(zhì)量,必須在工作中處于強勢,否則就會被認為不優(yōu)秀;相比之下,社會對女性并沒有這樣的期望。
在這種情況下,男性的自我要求自然較高,分配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更多,客觀上造成了很多領域男性的發(fā)展優(yōu)于女性。對此,男性認為理所當然,而女性呢,卻覺著自己沒能得到公平待遇。
一些用人單位只考慮自身經(jīng)濟效益,認為女性生育會影響單位工作,或者對女性工作能力有所懷疑。就業(yè)歧視成為女性就業(yè)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職場中,女性同樣受到眾多歧視。
四、能力歧視
在職場中,女性的能力往往會受到懷疑,很多人認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又根據(jù)其各自的生活層次、教育背景的不同被分為各不相同的社會群體。我的觀點是,不同的人在職場中的發(fā)展、境遇不能一概以性別而論。假如我們留心一下便會發(fā)現(xiàn),女性在很多職業(yè)領域的發(fā)展比男性要好,譬如在基礎教育、幼教、部分行業(yè)的銷售、護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