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都有哪些特征表現?
小兒腦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鬧,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加羞@種病的小兒,不僅給身心健康帶來傷害,給整個家庭也帶來了無形的壓力。那么,患有小兒腦癱都有哪些表現特征呢?
⑴智力低下
據報道,約有2/3以上患兒智力落后,其中約50%患兒有輕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給25%為重度智力低下。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腦癱者智力常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力嚴重低下者極少。
⑵視力障礙
約半數以上患兒伴視力障礙,最常見者為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爾為全盲;偏癱患兒可有同側偏盲。視覺缺陷可影響眼-手協調功能.
⑶聽力障礙
部分患兒聽力減退甚至全聾,以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常見。多數對高音頻的聽力喪失,需做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測定才能被察覺。
⑷其他感覺和認知異常
腦癱患兒常有觸覺、位置覺、實體覺、兩點辨別覺缺失。患兒往往缺乏正確的視覺空間和立體感覺,其認知功能缺陷較為突出。因而,在康復醫(yī)療訓練中,對學習新的運動技巧和學習各種知識和活動,常常會發(fā)生某些困難。
⑸語言障礙
腦癱患兒的語言缺陷與出生前后大腦受損和受損后繼發(fā)大腦發(fā)育遲緩密切相關,也可因聽力缺陷等因素引起。據報道,約1/3至2/3患兒有不同程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語言發(fā)育遲緩、發(fā)音困難、構音不清,不能正確表達,有的患兒完全失語。手足徐動型和共濟失調型患兒常伴語言障礙;痙攣型四肢癱、雙側癱患兒也常伴語言障礙。
⑹癲癇發(fā)作
小兒腦癱合并癲癇的發(fā)生率文獻報道差異甚大,至少有1/4-1/3或1/4以上的患兒在不同年齡階段出現癲癇發(fā)作,以痙攣型四肢癱、偏癱、單肢癱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為多見,手足徐動型、共濟失調型患兒則很少見。
⑺口面、牙功能障礙
有些腦癱患兒吸吮無力,吞咽、咀嚼困難,口唇閉合不佳,經常流涎,頻繁吐沫,經常半張著嘴,舌頭不停地伸出運動,有些患齲齒或牙齒發(fā)育不全,這些癥狀以手足徐動型患兒最為多見。
⑻情緒、行為障礙
大多數腦癱患兒有情緒或行為異常,此與大腦功能受損有關。大量臨床資料表明,大腦的邊緣系統(tǒng)(特別是海馬回)受損時,可引起患兒情緒異常;純罕憩F為好哭、任性、固執(zhí)、孤僻、脾氣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動,過度激惹,持續(xù)哭鬧、入睡困難,有些家長甚至反映"這孩子整夜地哭”,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緒不穩(wěn)定等。這些癥狀以手足徐動型患兒較為常見。此外,多數腦癱患兒表現有活動過多,注意力分散,行為散亂等。偶爾見患兒用手猛擊頭部、下頜等自身傷害的“強迫”行為。
⑼護理困難
表現在穿衣時很難將其手臂插入袖中,換尿布時難將大腿外展,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家長常反映"孩子不愛洗澡",當腳剛觸及浴盆邊緣或水面時。背部立即僵硬呈弓狀。
⑽其他
多數患兒有體格發(fā)育落后,營養(yǎng)不良,嚴重運動障礙的嬰兒患者更為常見,且因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患等。多數患兒因因身體運動、感覺、智能、語言、情緒、行為等單項或多項缺陷,以致常有學習和社交困難。通常腦癱患兒的運動障礙與上述并存的相關缺陷相互影響。例如,聽覺、智能障礙加重語言障礙,各種感覺、認知障礙癲癇發(fā)作、學習困難等又加重智能障礙,這些因素的疊加影響,使腦癱患兒的康復訓練很困難。
以上是表現小兒腦癱的特征,如果孩子已經患有小兒腦癱,要積極配合醫(yī)院治療,不要給孩子造成身心上的傷害。多去網上搜索、書籍中了解一些關于治療小兒腦癱或者預防知識,有利于更好的及時發(fā)現病情。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
小兒腦癱有哪些常見的早期癥狀說起小兒腦癱這種疾病,家長朋友都是非?謶值模瑸檫@種疾病發(fā)生以后,確實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很多孩子不能正常的生活學習,
-
腦癱在早期癥狀是什么很多女性朋友們在懷孕期間也都會定期的做一些婦科檢查,這樣才能夠正確的判斷寶寶是否健康,然而在生活里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在懷孕
-
小兒腦癱是會有哪些類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患上小兒腦癱這個疾病,而且這個疾病給孩子帶來的身體危害也是比較大的,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成
-
先天小兒腦癱的發(fā)病癥狀有什么提及到小兒腦癱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小兒腦癱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比較高的發(fā)病率,我們只有更多了解先天小兒腦癱的一些癥狀才能
-
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具體是有哪些小兒腦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比較高的發(fā)病率,孩子患了小兒腦癱很多家長也是比較擔心的,而且這個疾病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日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