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日常護理怎么科學進行
腦性癱瘓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疾病,全國至少有500萬以上的病人,其中兒童和青少年占60%以上。腦性癱瘓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很大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重視腦性癱瘓的護理,只有通過正確的腦性癱瘓的護理可以緩解病情,才能幫助更快更有效的治療疾病。腦性癱瘓日常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減緩心理壓力和身體上的痛苦,能夠幫助患者盡快的面對現(xiàn)實,積極的配合治療。
做好心理護理:重視向病人做思想工作。因癱瘓給病人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須鼓勵病人樹立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要求其克服困難,艱苦鍛煉,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與醫(y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配合,盡早進行癱瘓肢體功能鍛煉,防止關節(jié)畸形和肌肉萎縮,這是腦性癱瘓的護理要注意的。
保持肢體功能位置:肘關節(jié)微屈,上肢肩關節(jié)稍外展,避免關節(jié)內收,伸髖、伸膝關節(jié);癱瘓肢體的手指關節(jié)應伸展、稍屈曲,手中可放一卷海綿切;為防止下膠外旋,在外側部可放沙袋或其他自制支撐物;為了防止足下垂、使踝關節(jié)稍背屈,這些都是腦性癱瘓的護理注意事項。
活動癱瘓肢體:可防肢體攣縮、畸形,包括肢體按摩、被動活動及坐起、站立、步行鍛煉。在訓練平衡性時,可用棉花、紙板、泡沫或海綿塊等不同高度的板子,訓練一條腿站立、坐下或兩條腿協(xié)同動作。
此外,注意照顧腦性癱瘓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保持呼吸道通暢,每天進行深呼吸和咳痰訓練,促進新陳代謝和體能增強。營養(yǎng)方面,應該有一定的熱量與蛋白質攝取,可增加體力與抵抗力,促進康復。
總之,腦性癱瘓的護理需要科學、細致、耐心和持續(xù)的過程。家長需要充分了解、認真執(zhí)行,并定期與專業(yè)醫(yī)生和康復師進行溝通和指導,以期取得最好的康復效果。
-
如何做好小兒腦癱的護理小兒腦癱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搞好小兒腦癱的護理是防止患兒受傷害的重要
-
如何治療新生兒黃疸呢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但也可能是一種疾病的表現(xiàn)。黃疸是由于膽紅素在血液循環(huán)中過多積累所引起的。黃疸
-
如何治療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其表現(xiàn)為皮膚、眼睛、黏膜的黃染,這是由于膽紅素在體內積聚過多所致。輕度的黃疸通?
-
如何治療新生兒低血糖低血糖是新生兒常見的代謝障礙之一,如不及時治療,會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嚴重的損害。由于無法確定引起腦損傷的低血糖閾值,因此
-
如何治療和預防新生兒肺濕新生兒肺濕,也稱為“濕肺”或者“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見于足月嬰兒。疾病起因是由于肺內液體積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