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抽動癥的具體療法介紹
越來越的人意識到抽動癥疾病的嚴重性,雖然此病對孩子的身體影響不大,可是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而且很多的家長都很想知道抽動癥應該怎么治療,我們看看下面為大家介紹的發(fā)生了抽動癥要怎么辦?
發(fā)生了抽動癥要怎么辦?
心理治療
主要有心理支持治療、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心理支持和認知治療的目的是調整家庭系統(tǒng),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的性質,癥狀波動的原因,消除學校和家庭環(huán)境中可能對癥狀的產生或維持有作用的不良因素,減輕患者因抽動癥狀所繼發(fā)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有證據(jù)支持,習慣逆轉訓練等行為治療對矯正抽動癥狀具有肯定的療效。
其他治療
對采用多種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病例,可嘗試采用經顱磁刺激、深部腦刺激(DBS)或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手術,如殼核囊切開術。但在此領域專家的共識是:DBS治療還處于研究初期,尚需設計嚴格的對照研究來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僅適用于成年患者、治療困難的患者和受影響大的患者、兒童期不建議使用。
原因有哪些
1、教育方式有問題
抽動癥兒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弊病甚多,如管教不一致、經常打罵孩子、不能以身作則、對孩子比較嬌慣、家庭不夠和睦等。
2、家庭背景
即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yè)等不良。抽動癥兒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較低,社會經濟層次較低,說明父母受教育少、不會教育孩子、不講文明或簡單粗暴,可以促成抽動癥的發(fā)生。
3、遺傳素質較差
抽動癥兒童同胞中被診斷為抽動癥、三代中有精神病的、母親有癔病者及父母脾氣急躁者均明顯多于正常兒童。
4、抽動癥兒童在家庭中地位較低
據(jù)調查,在家庭中地位較低者,正常兒童僅占被調查對象的6%,而抽動癥兒童竟占37%。
5、藥源性因素
某些藥物如中樞神經興奮劑、抗精神病藥等,長期服用可能產生抽動的副反應。
6、器質性因素
圍生期損害,如產傷、窒息等因素可能與本癥有關。
7、體質因素
某些神經精神類型的兒童易發(fā)生本病,比如神經質、膽怯、多動、情緒不穩(wěn)定、對人對事敏感及有固執(zhí)傾向者。而且本癥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腹痛及便秘、遺尿等,因此推測兒童抽動癥與兒童本身的體質因素有關。
發(fā)現(xiàn)小孩子患上了抽動癥,家長肯定是擔心的,但是我們也不要過于緊張,對于此病的治療上,要慎重考慮,此病的發(fā)生影響著孩子的健康生活,更需要家長重視的是治療的持之以恒,因為抽動癥治療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