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缺啥?沒人聊天
有讀者向本報報料,稱安欄路有兩位獨居老人需要社會關愛。昨日,熱心市民李先生打來電話,表示他想出資請保姆照料這兩位老人。帶著讀者的關心,記者走訪安欄路,看望兩位婆婆。
安欄路寧靜的小巷里,街坊們都相熟。熱心的伍阿姨得知我們要找兩位婆婆,立即帶路。她說,這兩天已有幾位市民來這里,想看望兩位婆婆。其中一位三十多歲的人,還幫阿婆拖地呢。另一位老人"萍婆"因家中有事,記者沒能采訪到她本人。
年過八旬的改婆婆,拄著一把彎柄雨傘,穿過兩條小巷,去找老街坊們聊天。在昨天明媚的陽光中,不足百米的小路,她摸索著走了近10分鐘。眼神愈發(fā)不好,半米外的世界她也看不見,報紙、電視更別提了。聊天,幾乎是她獨居生活中惟一的娛樂。
過去的歲月已忘卻,或是不愿再提起,改婆婆甚至說不清自己何年出生、何時在這里居住。記者只能在與鄰居們零碎的聊天中,粗略歸納她的大半生。解放后不久,她從東莞嫁到中山,收養(yǎng)了一個兒子;兒子長大離家,老伴離世,她在安欄路的小屋里成了獨居老人。
跨進改婆婆的小屋,一廳一房加個小走廊,地方不大,但收拾得挺整齊。走廊兼做廚房,擺著電飯鍋、石油氣爐、鐵鍋。記者隨手掀開鐵鍋蓋,里面早已生銹,還放了幾件雜物,“你怎么炒菜啊?”改婆婆呵呵地笑著,說:“看不見,不炒菜了,全部放電飯鍋里煮。一餐煮了,幾餐吃。”
去不了菜市場,她托熱心的鄰居幫忙買;住在附近的伍姨,家里煲湯時就會端一碗送給改婆婆吃。前幾天拖鞋壞了,她請另一鄰居華女,幫忙買了一對拖鞋。“兒子也很好,常來看我。”她說,兒子工作雖忙,但通常一周都會來一次。閑聊瑣事,改婆拖著鞋臉上掛著笑。握著那雙滿是折皺的手,記者觸摸到的卻是獨居老人的辛酸。
走過80多載人生,改婆婆對柴米油鹽的生活已淡泊。沒有抱怨,沒有傷心,她說自己目前生活得挺好,啥都不缺。白天她可以到大樹下與街坊們聊天,但是一到晚上,眼神不好就不出門了,也看不了電視,很早就睡了。有時夜深3、4點鐘醒來,無眠熬至天亮,“我就想找人聊聊天”。
一市民想請保姆照料老人
建議年輕人再忙也得;丶铱纯锤改
商報訊(記者胡建龍實習生唐益)熱心市民李先生打來電話,表示他想出資請保姆照料安欄路的這兩位老人,"如果老人能活到100歲,我出錢請人照顧他們都沒問題"。
平時忙于工作的李先生很少看報紙,他表示,"看到這兩位獨居老人的報道完全出于偶然"。他說,讀完報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當時就想一定要幫助他們,"希望報社能幫忙找個保姆,我來支付工資"。
據了解,李先生是一位生意人,今年38歲,家庭條件不錯。他平時生意很忙,為人很低調,不愿透露更多的個人信息。他表示,"我打算每個月花1000元-2000元,請個保姆來照顧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就算他們活到100歲,我也供養(yǎng)著。"如果報社能幫忙請到一個合適的保姆,他愿意支付工資,工資每隔半年支付一次。
李先生說,每個父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在身邊,不單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依賴。他真誠地說:"就算我?guī)退麄冊俣啵脖炔簧掀渥优丶铱匆豢矗贻p人再忙,也要;丶铱纯锤改浮"
如今,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社會發(fā)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老人與子女分開住的現象較為普遍,空巢、獨居老人漸多。高先生是紅十字會的志愿者,曾到過不少社區(qū)幫助老人做家務。他坦承,老人家很難溝通,照顧起來不容易,特別需要有耐心,"空巢老人獨居時間長了,性格與行為可能會出現一些異,F象,這是照顧老人時要注意的地方"。
-
老人若身體發(fā)生癌變,腹部會有五個現象出現癌癥一直是一個嚴重威脅我們生命的魔鬼,尤其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的老人,身體更易發(fā)生癌變,當然癌癥也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
-
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還可通過提升抵抗力防止新冠感染對于很多身體不是太好,免疫力比較弱的人,別說是如此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就連普通的小感冒,在平時也會更容易被傳染,因此為了
-
人字拖鞋久穿致病引發(fā)足部疾病人字拖是很多男性的最愛,在炎熱的夏季傳著人字拖到樹下乘乘涼,下象棋。因此,每到這個時節(jié),人字拖的銷量可以用直線飆升來形容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應注意什么中年時期,各種瑣事積壓,工作、事業(yè)、情感都是,尤其男人中年的時候。閑暇時間少,鍛煉時間更少,常常會感到心理疲憊。那男性中
-
中年男性養(yǎng)生的禁忌因為生活壓力漸大,年齡進入中年,身體開始大不如前,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男性開始關注保健養(yǎng)生的問題了。只是很多中年男性不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