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心肌炎并非常見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在上一世紀,西方國家對心肌炎亦無認識,將心包炎、胸膜炎和肺炎等均診斷為“心臟炎”,對感染和心血管病變所致的胸部癥狀也歸于“心肌炎”,所以“慢性心肌炎”成為當時慣用的籠統(tǒng)診斷。直至本世紀初,仍有人將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歸于“心肌炎”的范疇,這種寬松籠統(tǒng)的“心肌炎”至1932年方被否定。英國學者Wood1968年報告,在他所遇的約1萬名心臟新病人中,診斷心肌炎者僅約30人(0.3%)。美國得克薩斯兒童醫(yī)院在1954~1977年住院14322例的心臟病中,心肌炎只占0.3%。多倫多兒童醫(yī)院1951~1964年所統(tǒng)計的數(shù)字亦與此相仿。我國香港威爾斯親王醫(yī)院1997年報道,在兒科每年約5000~7000(1~15歲)住院患兒中,心肌炎不超過2人。
國內(nèi)對心肌炎的認識也很晚。在解放初期,對心肌炎的概念很是模糊。至70年代后期方有了深一層的認識,但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診斷被不斷擴大化。至80年代,心肌炎似乎已成了臨床上的“ 常見病”。正如首都李教授所指:“有些單位將早搏、乏力、胸痛等癥狀都歸為心肌炎;對病毒的檢查沒有資料,即冠以病毒性的病因”。于是“病人”數(shù)目大量增加,造成許多不必要的住院、檢查、治療、休學和缺勤,除經(jīng)濟損失無法估計外,還引起許多家庭的無謂驚恐。
近年來,心肌炎的發(fā)病機制被逐漸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統(tǒng)對心肌細胞的破壞為其主要的病理基礎。
柯薩奇B病毒(CB)為心肌炎最常見的致病原,但臨床上除暴發(fā)的心肌炎可能為病毒直接對心肌細胞的廣泛破壞所致外,大多病例并非由于病毒的直接損害,而系由免疫系統(tǒng)失常所致。
-
七個小妙招助老人去除心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這種疾病給中老年人的生命
-
老人如何預防心臟。老人盡量做好心臟的保健工作,合理的控制體重,能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避免體重過瘦也不能讓體重過度肥胖,否則很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
7個習慣會引發(fā)老年人心臟病,99%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心臟病這種癥狀給我們老年人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有很多的生活習慣會引發(fā)我們老年人的心臟病,給我們的老
-
7個原因會引起老人脾氣暴躁如果我們的身邊的老人平時都是喜歡經(jīng)常發(fā)火的,而且發(fā)火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對于老年人來說,為什么會出現(xiàn)經(jīng)常發(fā)
-
老年人如何正確預防心臟病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心臟病是非?膳碌募膊,老年人需要做好心臟病的防治工作,平時應該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避免重體力的勞動,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心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