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屬于中醫(yī)“萎癥”范疇,發(fā)病可能與胸腺異常改變、甲狀腺功能紊亂有關。感染、情緒刺激、過度疲勞、創(chuàng)傷、分娩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誘發(fā)本病或促使加劇。臨床分脾氣虛弱、脾虛濕熱、脾腎陽虛等證型。以下三方分型醫(yī)治。
1.脾虛濕熱型 癥見肢體軟弱無力,或麻木腫脹,不思飲食,大便溏滯不爽,眼瞼暫時性下垂,或有發(fā)熱,小便黃赤熱痛,且舌紅、苔黃膩者可用。
驗方:茵陳15克,茯苓15克,山梔子10克,生蒼術10克,生白術10克,黃柏6克,黨參20克,枳實10克,陳皮6克,生苡仁20克。用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
2.脾虛肝郁型 癥見情緒波動病或加劇,肢體軟弱無力,或暫時性癱瘓,胸脅滿悶不舒,不思飲食,反復發(fā)作,舌質淡紅,苔薄白且脈細弦者,可用。
驗方:柴胡6克,郁金10克,當歸6克,炙黃芪30克,黨參30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生山藥15克,炒枳實2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大棗6枚。以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
3.脾腎陽虛型 癥見腰膝酸軟無力,肢冷畏寒,活動不便,頸項難抬,眼瞼下垂,食少便溏,語言低微,吞咽困難,呼吸微弱,痰難咯出,面白不華且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細弱者,可用。
驗方:紅參30克,鹿茸10克,虎骨膠20克,紫河車1個。分別烘干,共研細粉,混合均勻,每次3克,開水沖化,空腹服用,每日2~3次。
1.脾虛濕熱型 癥見肢體軟弱無力,或麻木腫脹,不思飲食,大便溏滯不爽,眼瞼暫時性下垂,或有發(fā)熱,小便黃赤熱痛,且舌紅、苔黃膩者可用。
驗方:茵陳15克,茯苓15克,山梔子10克,生蒼術10克,生白術10克,黃柏6克,黨參20克,枳實10克,陳皮6克,生苡仁20克。用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
2.脾虛肝郁型 癥見情緒波動病或加劇,肢體軟弱無力,或暫時性癱瘓,胸脅滿悶不舒,不思飲食,反復發(fā)作,舌質淡紅,苔薄白且脈細弦者,可用。
驗方:柴胡6克,郁金10克,當歸6克,炙黃芪30克,黨參30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生山藥15克,炒枳實2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大棗6枚。以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劑。
3.脾腎陽虛型 癥見腰膝酸軟無力,肢冷畏寒,活動不便,頸項難抬,眼瞼下垂,食少便溏,語言低微,吞咽困難,呼吸微弱,痰難咯出,面白不華且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細弱者,可用。
驗方:紅參30克,鹿茸10克,虎骨膠20克,紫河車1個。分別烘干,共研細粉,混合均勻,每次3克,開水沖化,空腹服用,每日2~3次。
相關文章
-
慢病養(yǎng)護——防住三種疾病最重要隨著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慢慢退化,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首先要了解中老年的常見疾病。
-
年紀大了有四怕一怕久坐。不少老年人一天到晚都喜歡坐著,認為這樣既輕松又不累。
-
“適應環(huán)境”可讓老人更長壽如何延緩衰落?對于老百姓而言,有起色內外環(huán)境是唯一可做的。具體是,遵循“飲食有度、適當舉手投足、心理平衡、戒煙少酒”的原
-
男人助性小妙招 四個養(yǎng)生穴位輕按摩中醫(yī)認為,*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些穴位通過按摩可起到助性養(yǎng)性之功效。這些穴位可以被我們稱之為“養(yǎng)性穴”。按摩是不妨一學的助
-
瘦不下來跟你的體質有關!想減租先改變體質想減肥可是怎么也都瘦不下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酸性物質在作怪導致的,那么酸性體質和減肥到底有什么維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