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走成了時尚(旅游漫筆)
記得那一次,與一幫戶外愛好者健行在水墨畫般的婺源古村。走進一戶人家,想討要點井水喝。房主是一位老者,他得知我們已走了二三十公里,便專門為我們燒了壺開水。聊天時,老人說:“你們也真是的,大老遠跑婺源來玩,怎么又舍不得幾塊坐班車的錢呢?”善良的老人眼中寫滿疑惑,還有對我們這些“沒錢坐車只能走路”的游客的同情……
“這是項運動,叫健行。”我們只能這樣對老人解釋。老人一聽樂了,說“走路不叫走路,叫健行。原來自己還是運動了一輩子哩!”他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如今,婺源儼然成了徒步天堂,無論是楓色如火的秋天,還是油菜花開的春季,婺源古村的石板路上總能見到健行者。想必那位婺源老人,對這種“吃飽了撐得慌”的行走方式,多少能有一些理解了吧。
不過,要老人理解健行是很時尚的運動方式,恐怕還有一定的困難。我倒是很能理解老人。小時候,爺爺帶我去趕集,為省下車票錢寧肯走上3公里的山路——爺爺是我的“健行生涯”當之無愧的啟蒙老師。
不是所有的步行都有資格能稱為健行的。比如,健行這種詞,沒人會把它用在崎嶇山路上獨行十幾里去上學的鄉(xiāng)村少年身上。與美眉在森林中健行很浪漫,但為節(jié)省打車錢與美眉“健行”回家則又成了件很慘的事兒;在辦公室里誰也不會炫耀每天走路上下班,但會大肆宣揚自己去虎跳峽或墨脫的健行壯舉。
雖然人類的文明從直立行走開始,但從樹上走下來的人類從來都沒放棄過解放雙腳的努力。牛車、轎子、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飛機……人們似乎更傾向于讓屁股來代替腿腳,去承擔空間上轉換的重任。愈來愈發(fā)達的交通工具,為人們擺脫行走重負、獲得速度和效率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色@得了舒適和速度的人類,并不見得就會更加幸福,相反,輕松自如地在各種不同的空間里轉換,人類自身仿佛也成了只有速度和效率的代步工具。
都市生活絕對不缺乏行走,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讓我們每個人看起來都那么地行色匆匆。只是都市里的行走,卻讓我們失去了行走的感覺——更像是疲于奔命,F(xiàn)代生活方式,讓行走也變得格外奢侈起來,到處是高樓大廈,到處是香車美女,可就是難找一塊能讓人悠然走上幾步的去處。行走變得像是一種很奢侈的渴望。
當今,健行對人們已如此必要:能釋放平日積攢的情緒和贅肉,讓行走返璞歸真,不只是為了縮短空間距離,更多地是為了縮短我們與生命本真的隔閡,讓被代步工具保養(yǎng)得日漸軟弱的下肢恢復活力。這就難怪,健行會不知不覺地成為一種時尚生活方式了。平時就連買卷手紙都恨不得要自駕或打車的懶人們,也紛紛投身到健行的行列。
健行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平民化的,但其骨子里卻也能很“貴族”。健行很挑地方,必須是在那些與風、云、鮮花、鳥鳴等親密接觸的大自然,才能享受到健行的妙趣。于是乎,健行成了不能用經(jīng)濟頭腦來琢磨的事。“買張機票去走路”,聽起來很有品位,現(xiàn)代化的交通代步工具居然會用來幫助人們到一個地方去走路,這難道不是一種生生不息的輪回?
健步如飛地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能步入時尚人士的行列,挺好!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區(qū)內,用鵝卵石鋪就的健身路往往成為健身愛好者特別是老年人的鐘愛。但運動醫(yī)學專家卻指出,老年人長時間走這
-
日本流行福壽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個動作,對改善老年人的睡眠會很有幫助。第一節(jié)活動脖頸:頭向前傾,直到感覺肌肉有些抽緊,持續(xù)10秒鐘。前
-
玉米粒餅的做法_玉米粒餅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玉米粒餅是很常見的,對這樣食物吃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放心進行,吃這類食物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不過在
-
清燉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羊排其實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導讀 糖衣花生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們經(jīng)?梢钥吹骄钒b的和散裝零售的。其實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