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過這樣的病人,她去婦科檢查,醫(yī)生說她是宮頸三度糜爛,有感染要趕快治療。我問她,你有過性生活嗎?她說沒有。一個小女孩沒有性接觸哪來的感染?其實,宮頸“糜爛”是女性成熟的標記。
最初醫(yī)生看宮頸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宮頸口全是紅紅的,紅得就像口唇的顏色,又有液體,又有水,而且不光滑,表面都是小點點,醫(yī)學上就用了一個詞“糜爛”。這個詞一用嚇人了,大家都以為這個地方爛了,實際上這個詞用錯了,是因為人們當初不認識它。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越多,宮頸紅的范圍越大,雌激素越少,紅的范圍越小。
比如說剛生下來的嬰兒,一個禮拜內(nèi)。宮頸全是紅的。7天以后“糜爛”越來越少,到了兒童期幾乎就看不到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胎兒在子宮里時,母親體內(nèi)的激素水平最高,所以胎兒的宮頸全是“糜爛”的。出生后母親體內(nèi)的激素,在嬰兒體內(nèi)越來越少,宮頸就不那么紅了。因此我們說,宮頸糜爛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宮頸糜爛。生理性變化是受體內(nèi)激素影響,通常在排卵前后、月經(jīng)前后出現(xiàn),是正常的表現(xiàn)。而病理性變化一般在宮頸有炎癥,或有宮頸細胞的惡變時出現(xiàn)。通常將病理性變化宮頸糜爛劃為慢性宮頸炎,這才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