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對于痛經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購買止痛藥,直到疼痛難忍的時候,女性才會選擇去醫(yī)院進行治療。
專家指出,痛經并非都是可以通過止痛藥緩解的,有的痛經背后隱藏著嚴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讓病情加重,造成嚴重的后果。痛經出現的時候,女性最好到醫(yī)院進行一次詳細的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對于原發(fā)性痛經的女性也最好采用物理止痛的方法,少吃止痛藥。
痛經背后有些什么疾病?
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與否的最直接展示,月經任何方面的異常都有可能預示著女性身體的問題。因此,即使痛經很常見,我們也不可忽視。那么痛經背后到底可能有些什么疾病呢?
1、慢性盆腔炎疼痛:
疼痛涉及范圍廣行經前有嚴重下腹、腰背部脹痛,經血來后疼痛減輕,常在勞累、性交后、排便時及月經期前后加重,伴有低燒、疲乏、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時,需警惕盆腔炎。
常于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1日會痛得更厲害,直到月經完全干凈疼痛才會消失。少數人伴有性交痛,不孕及月經失調,個別人有便血或便秘。會逐漸加劇,難以忍受痛經程度逐年逐月加劇,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
2、子宮肌腺病疼痛:進行性加重30-50歲且有生育史的女性,當痛經逐漸加重且難以忍受時,要趕緊排除子宮肌腺病的可能。
3、子宮肌瘤疼痛:下腹墜脹、腰背酸痛子宮肌瘤是女性的常見問題,當痛經常伴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表現,且有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時,需警惕子宮肌瘤。
4、子宮內膜癌疼痛:晚期呈放射性疼痛子宮內膜癌晚期時,癌瘤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后,可出現腹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5、生殖道畸形疼痛:周期性疼痛,下腹可見增大包塊生殖道畸形有處女膜閉鎖、陰道閉鎖、完全性陰道橫隔、子宮發(fā)育異常、子宮體過分前傾、處女膜閉鎖等機械性阻塞等,均可引起痛經。
6、其他類型的痛經:子宮頸內口或宮腔粘連、或先天的宮頸管狹窄、子宮黏膜下肌瘤、放置避孕環(huán)等,會引起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