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檢查
結腸癌的診斷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只有盡早的診斷疾病,能可以通過這些檢查進一步的了解疾病的發(fā)展程度,給結腸癌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結腸癌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檢查。
1.大便隱血(FOBT)試驗 是結腸癌早期發(fā)現(xiàn)的主要手段之一。
2.細胞學診斷 結腸癌脫落細胞學檢查方法有:直腸沖洗、腸鏡直視下刷取、線網(wǎng)氣囊擦取以及病灶處指檢涂片法等。但以腸鏡下明視刷取或病灶部位指檢涂片較為實用,如發(fā)現(xiàn)惡性細胞有診斷意義。
3.組織病理學檢查 活組織標本病理檢查是擬訂治療方案所必需的依據(jù);罱M織取材要點。
4.血清癌胚抗原(CEA)測定最初于1965年Gold自人結腸癌與胰腺癌組織中提取到r細胞膜糖蛋白,并發(fā)現(xiàn)也存在于內(nèi)胚層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個月胚胎肝、腸及胰腺組織中,故而命名為CEA,且認為屬于可特異地測定結腸癌,亦被后繼的工作證實。在結直腸癌組織中CEA含量明確高于正常組織,顯示其作為診斷的依據(jù),但經(jīng)日漸廣泛應用及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胃癌(49%~60%)、肺癌(52%~77%)、乳癌(30%~50%),胰腺(64%)、甲狀腺(60%)及膀胱等腫瘤亦存在CEA,故CEA實為一種惡性腫瘤相關性抗原,以結腸癌陽性的比例最大,尤在肝轉(zhuǎn)移者陽性率更高。有報道在20例結直腸癌中對比門靜脈及周圍靜脈CEA水平,門靜脈者明顯高于周圍血中的CEA水平,說明肝臟有清除CEA作用,但其機制仍未清楚。
5.基因檢測 隨著腫瘤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體外基因擴增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發(fā)展與應用,為腫瘤基因診斷提供了可能,目前已開展的有以聚合酶鏈式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態(tài)分析(PCR-RFLP)方法,可檢測到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在結腸癌已有以下2方面的研究與應用。
6.纖維結腸鏡檢查 纖維結腸鏡的應用是結腸腫瘤診斷的一項重要進展,從而也提高了早診率,短的纖維乙狀結腸鏡的應用漸漸代替了30cm硬乙狀直腸鏡的檢查,從2種鏡型效果看纖維鏡較硬鏡發(fā)現(xiàn)癌的病變率高2倍,腺瘤發(fā)現(xiàn)率高6倍。由于纖維乙狀鏡檢查易于掌握應用,故已廣泛用于普查高危人群。內(nèi)鏡檢查,除肉眼觀察及活檢做病理診斷外,并能對不同部位有蒂的病灶進行摘除手術治療。對X線檢查難以確定者,鏡檢獲進一步確診。除可證實有癥狀病人,亦用于對高危人群無癥狀者篩查。
7.影像學診斷 影像檢查的目的在檢測浸潤與轉(zhuǎn)移,浸潤深度的估計極為重要,腫瘤僅限于黏膜下者淋巴結轉(zhuǎn)移率為6%~11%,超越黏膜下者為10%~20%,全層浸潤者則可達33%~50%。
以上為您介紹了結腸癌患者需要做的檢查,能可以通過這些檢查進一步的了解疾病的發(fā)展程度,給結腸癌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希望通過我們的介紹能夠為您的診斷帶來幫助。
-
結腸癌患者必須做哪些的檢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大家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比較重視的,患上一些疾病后大家都會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但是生
-
結腸癌會有哪些癥狀由于結腸癌的許多癥狀較為隱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被患者忽略,或者被當成是其他疾病對待,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下面來看看
-
患上結腸癌疾病需要做哪些檢查生活中很多人患上結腸癌這種疾病都是比較痛苦的,這種疾病的發(fā)生大家要想得到更好的治療,也一定要有正確的檢查方法,才可以準確
-
患上結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患上結腸癌需要做哪些檢查呢?生活里有很多的患者們,對于這個問題都是想要了解的,因為結腸癌癥等疾病的發(fā)生,大家只有正確的檢
-
結腸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結腸癌這種疾病在臨床上大家都是比較常見的,結腸癌也是一種惡性腫瘤,這種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帶來的身體危害是比較嚴重的,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