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攝入太多為什么會導致胃癌
鹽攝入過多為什么會導致胃癌
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長期食用高濃度鹽的食品,不但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而且還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發(fā)生。世界上60歲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惡性腫瘤,其中胃癌占首位。我國每年也約有16萬人因胃病而死亡。
研究證明,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高濃度食鹽食品”為首要因素。胃癌是東方人中發(fā)病率較高的癌種,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日本,每年有近5萬日本人死于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數(shù)的1/4。
據(jù)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日本人胃癌高發(fā),事實上主要還是和飲食有關。簡單來說,一是攝取鹽分太多,二是缺乏維生素C。日本厚生勞動省上世紀90年代曾以日本巖手縣、秋田縣、長野縣和沖繩縣4個地區(qū)為代表,追蹤4059歲的4萬名男女的生活習慣。追蹤調(diào)查10年后,得出了以下結論:在以鹽分攝取量的多少來區(qū)分的5個組里,攝取鹽分量最多的一組,比攝取量最少的一組,得胃癌的人數(shù)多了1倍。
日本人雖然以白米飯為主食,但每天都要喝大醬湯,做菜時用得最多的又是醬油。所以,國民都有攝取鹽分過多之嫌。雖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就已經(jīng)開展了如火如荼的“減鹽運動”,將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攝鹽量從17克以上,降到了現(xiàn)在的1213克,但實際上,離控制在每日攝鹽量6克以下的目標還很遠。
鹽分攝取過多,會損傷胃黏膜屏障,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高發(fā)。此外,雖說日本料理素來以清淡著稱,但實際上,它的清淡是指,像大雜燴那樣味道不分明的菜肴比較少,而總是魚是魚、菜是菜;而調(diào)味品也不會像中國這樣,八角、蔥、姜、蒜樣樣俱全,而是紅燒就是紅燒,鹽炒就是鹽炒。因此,掩藏在“清淡”背后的,依然是濃郁的咸味。
維生素C缺乏也是罪魁禍首。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維生素C。由于日本是島國,國民新鮮水果和蔬菜吃得不多,從而使維生素C的攝取量偏低。以盛產(chǎn)柑橘的靜岡縣來說,居民從柑橘中獲得了大量維生素C,這被解釋為其胃癌發(fā)病較其他地區(qū)低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C能阻斷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從而達到防癌效果。目前,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已被多個國家寫入癌癥預防的膳食指南中了。
如何預防胃癌?
1. 大蒜:有明顯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發(fā)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了亞硝酸鹽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2. 洋蔥: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洋蔥中含有櫟皮素,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jīng)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fā)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
3. 菌菇:包括冬菇、香菇、金針菇等以及木耳。食物中許多菌菇類都含有抗癌物質,能起防癌功效。
4. 番茄:含番茄紅素及胡蘿卜素,都是抗氧化劑,番茄紅素能中和體內(nèi)自由基,對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統(tǒng)癌癥有利,對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5. 椰菜花:含較多微量元素鉬,可阻斷致癌物質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
除了食物的改變之外,胃癌的五種預警信號也需引起我們的重視,及時就醫(yī),做好預防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專家談談胃癌的預后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居高不下。其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臨床表現(xiàn)各異。胃癌的
-
專家來介紹胃癌的癥狀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它可以襲擊人類健康,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胃癌,重視預防。然而,要預防胃癌就要了解胃癌的癥狀。
-
專家介紹早期胃癌的癥狀作為一種惡性腫瘤,胃癌是一種常見疾病,危及著人們的生命。了解早期胃癌的癥狀對于及早發(fā)現(xiàn)并治療胃癌具有重要的意義!
-
專家解說胃癌的早期癥狀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我國每年新增患者有20萬人之多。胃癌早期癥狀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在早期發(fā)現(xiàn)并治
-
專家教你怎么預防胃癌專家教你怎么預防胃癌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疾病,預防胃癌已經(jīng)刻不容緩了。以下是專家教你的一些預防胃癌的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