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癥狀體征推斷腹瀉原因
腹瀉是疾病也是癥狀,若結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等方面表現(xiàn),可以有助于進一步推測腹瀉的病因。
(1)從年齡來分析:兒童腹瀉多為輪狀病毒感染、雙糖酯酶缺乏癥、先天性氯瀉、腸系膜淋巴結核和胰腺纖維囊性變;青壯年腹瀉多為功能性腹瀉與潰瘍性腸結核;中年或老年腹瀉常為結腸癌。
(2)從性別分析: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引起的功能性腹瀉多見于女性,而結腸憩室與結腸癌多見于男性。
(3)從籍貫和職業(yè)分析:居住于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民與漁民,頻繁與疫水接觸,腹瀉時應考慮有血吸蟲感染的可能。
(4)從起病與病程分析:起病急、病程短而腹瀉次數(shù)頻繁者,應考慮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如輪狀病毒感染、沙門氏菌感染、細菌性痢疾、副溶血弧菌感染、葡萄球菌腸毒素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腸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及藥物作用和化學中毒等。若病史超過 2年者,則結腸癌引起的可能性就較。蝗舨∈愤_數(shù)年至數(shù)十年之久,常見于功能性腹瀉、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蝗舾篂a呈間歇性發(fā)作,常見于功能性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及結腸憩室炎等。
(5)從胃腸道癥狀分析:從病人所呈現(xiàn)的胃腸癥狀,尤其是腹瀉情況,可以推測病變部位在小腸或結腸。如病人便意頻繁,有里急后重感,每次排便量少,有時甚至只排出一些氣體或少量粘液而無糞質,糞便色較深,稀爛,粘凍樣,含或不含肉眼可見的血液,臭氣不重,伴下腹或左下腹持續(xù)性疼痛,腹痛于便后可稍緩解,這種腹瀉病變位于直腸和(或)乙狀結腸。
若腹瀉時無里急后重癥狀,糞便色淡、量多、水樣、多泡沫或油膩狀、惡臭,無肉眼可見的血和膿,但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伴臍周圍或局限于右下腹部間歇性絞痛,腸鳴音亢進,這種腹瀉病變位于小腸。
若24小時排便次數(shù)在10次以上,甚至達數(shù)十次的急性腹瀉,常見于急性感染引起的分泌性腹瀉,如霍亂和滲出性腹瀉如細菌性痢疾。而每天排便幾次的慢性腹瀉可見于許多疾病,如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腸病、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與結腸癌以及腸道激惹綜合征等。
若腹瀉與便秘交替發(fā)生,可見于潰瘍性腸結核、結腸癌、不完全性腸梗阻、結腸憩室炎、便秘而有服瀉藥的習慣者和腸道激惹綜合征,后者在便秘時,大便如“牛糞”樣,帶粘液而無膿血。
若腹瀉與進餐有關,禁食后可止瀉,這種腹瀉常見于腸內容物滲透壓升高、粘膜通透性異常和腸蠕動加速。
若在清晨或餐后發(fā)生腹瀉,常見于腸道激惹綜合征;若夜間腹瀉,使患者從睡夢中驚醒,常提示由器質性疾病引起。
(6)從全身癥狀分析:若腹瀉伴有發(fā)熱者,應首先考慮引起腸道感染的各種原因,也應除外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及晚期腸道癌腫。若患者顯著消瘦或營養(yǎng)不良,常見于小腸性腹瀉,如胰原性腹瀉、胃腸道有短路形成或其他吸收缺陷病變等,而少見于結腸性腹瀉,但結腸癌可出現(xiàn)惡病質,應屬例外。若腹瀉伴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且癥狀常隨情緒轉移而可用暗示暫時緩解,這種腹瀉常見于腸道激惹綜合征。
(7)從腹部體征分析:慢性腹瀉病人,如腹部可觸及包塊,常提示腫瘤或炎癥性疾病。若包塊位于左下腹,應懷疑左半結腸癌、乙狀結腸憩室炎或癌腫造成腸腔狹窄引起的糞塊壅積。若包塊位于右下腹,應懷疑右半結腸癌、阿米巴或血吸蟲病性肉芽腫、腸結核、克隆病與腸放線菌病。結腸炎與結腸周圍炎形成的包塊較癌腫軟,且壓痛明顯。結腸痙攣時可觸及腸段時現(xiàn)時消,并不經(jīng)常存在,可與器質性病變造成的包塊相鑒別。若腹部壓痛明顯,可見于克隆病、結腸憩室炎及盆腔或闌尾膿腫。若腹部膨隆并伴有腸鳴音亢進,常提示存在腸梗阻。
(8)直腸指診分析:直腸指診簡便易行,可以發(fā)現(xiàn)肛周有無病變以及直腸有無狹窄、癌腫或糞石,故直腸指診對于直腸癌引起腹瀉的病人,具有直接診斷的重要價值。當手指觸及堅硬而不能移動的結節(jié)狀腫塊,指套染有血跡,常提示為直腸癌。
-
腹瀉患者有哪些食物護理呢大家到知道身體發(fā)生腹瀉后,其身體的各種水電解質都有很大的失去,所以在發(fā)生后除了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使之在日常進行合理
-
腹瀉日常有哪些護理事項每次寶寶發(fā)生腹瀉時,是讓恨多家長所措手不及的,其由于家長喂養(yǎng)的不當或過度的著涼等,使之讓小寶寶的身體發(fā)生稀薄的糞便,給其
-
寶寶腹瀉護理誤區(qū)有哪些?對于孩子的健康,大家都特別重視,甚至超過了對于自身問題的重視,許多家長朋友們一聽說寶寶得病了,都感到特別的著急,無所適從
-
寶寶拉綠屎是腹瀉嗎?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通過孩子的大便,就可以及時判斷孩子得了什么病,那么寶寶拉綠屎到底是得了哪種疾病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朋友
-
寶寶腹瀉幾天能痊愈腹瀉這種疾病對于嬰幼兒來說最為普通不過了,不過這種疾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對孩子的危害也是相當大的,因此很多家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