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父母健康 空巢危害很嚴重
現在我國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狀況,當孩子長大成人需要離家上學的時候,父母難免會感覺空虛和孤獨,這個時候,做為子女的就更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老人的心理需求,這樣老人的健康才有保證。
成人分離焦慮如同失戀
18歲的涵涵考上了外地一所醫(yī)科大學,看到通知書那一刻,涵涵媽掉眼淚了,這其中一半是高興,一半是不舍。想到養(yǎng)了18年的兒子就要離開自己,到離家千里之外的南方去上大學,涵涵媽就覺得心里空落落,晚上還會偷偷流淚。像涵涵的父母一樣被“剩”在家里的父母還不少,而如同他們一樣感到空虛、焦慮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孩子上學父母心“空”了
劉小貝的媽媽是事業(yè)單位的員工,爸爸是公務員,家庭條件優(yōu)越,而劉小貝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9月初,劉小貝就去武漢上大學了,這一走她的父母就受不了了。
劉小貝的媽媽原本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平時他們家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可是這一個多月,他家的氣氛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媽媽沉默寡言,爸爸瘋狂抽煙,家里死氣沉沉。她媽媽說:“小貝離開家后,我覺得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單位搞活動、同事結婚生子我都不愿意參加,干工作也總是心不在焉。小貝用過的洗漱用品、衣服我都收了起來,一看見就煩心,就會想孩子。甚至孩子的房間我都不敢進。生怕進去了忍不住就會哭。”不僅媽媽如此,劉小貝的爸爸也很難適應女兒不在家的日子。以往劉小貝每天放學回家就喜歡跟爸爸說發(fā)生在學校的事情,也會向爸爸討教成長中的疑惑。“她和她爸感情很好,還常說她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這下每天沒了女兒跟他撒嬌,她爸也很不適應,回到家看看新聞,吃晚飯就開始抽煙,不停地抽,真不知這么抽下去身體怎么受得了。”劉小貝的媽媽說。
家長應轉移生活重心
孩子上大學,說明他的羽翼已經豐滿,是展翅翱翔的時候到了,可為什么父母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專家將這種情緒定義為“分離焦慮”。“孩子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給媽媽情感上帶來的感受,有點像失戀。”現在的媽媽舍不得孩子遠走高飛很常見,“這種分離焦慮與3歲小孩子上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還不一樣,小孩子是對未知環(huán)境的恐懼,對陌生人際關系的擔憂;而成年人的分離焦慮更多是情感分配出了問題。”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小情人”,這雖然是句玩笑話,實際上是有道理的。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特別是媽媽與孩子形成緊密情感的過程,這種情感寄托甚至成了一些媽媽唯一的情感寄托,丈夫或者其他親朋好友在當媽媽的眼中都變得不重要了。孩子離開家去外地上大學,就意味著孩子離開自己,去闖自己的天地,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對別人投入情感了。遠在家鄉(xiāng)的媽媽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不能夠控制孩子,這會讓媽媽產生強烈的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
“媽媽在孩子上高二甚至高一時,就要循序漸進地從孩子身上轉移情感。”孩子上高中后,家長就要意識到他需要自己的空間了,“回家之后,他可能會把門關上,可能不愿意講心里話……其實,養(yǎng)孩子的人早晚都要面對這個轉變。”建議家長學會情感轉移,“媽媽不要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孩子身上,這種情感結構不合理。一個家庭中,當媽媽的還是要把情感回歸到夫妻情感中。”如果夫妻感情不好,可以把情感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轉移到友情上,也可以養(yǎng)寵物……但更重要的是學會調整自己,學會承受孤獨。人雖然是社會人,但很多時候不得不面對孤獨,我們要學會和自己相處,讓一個人的生活也變得很快樂。
除了子女的關愛,父母們也應該及時的調整生活來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
-
影響孩子心理的家庭因素一般在家庭中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都會存在很多的莫名其妙的關系,而且就像一些夫妻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子女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婆媳之
-
住高層的人陽臺有哪些注意的事項?一般現在的房子都是一些小高層,但是在小高層上面住著,其實也是有很多的風水禁忌的,如果是想要自己變得越來越隨心,那么現在就
-
警惕 十種心理壓力會讓你家庭破碎因為現在的社會也是越來越開放了,人們的思想也是,開放了很多,現在的婚外戀其實也是有非常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十種心理壓
-
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在處理家庭關系時,尤其要注意處理好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對于兒童的個人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對于兒童心智的開發(fā),各方面素
-
你的孩子是哪種氣質?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下海孩?沒有哪個父母生來就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都是需要一個不斷探索摸索學習進步的過程。其實孩子在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