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奴 雙肩挑起甜蜜的負擔
感嘆:過節(jié)?還是過劫?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虎年春節(jié)前,這個論調攪熱了多少思家游子的心。然而,正月過半,年算過完,34歲的徐明卻對此頗有微詞:“沒錢咋過年?兩頭父母,孝道要敬;客戶領導,關系要維護;親朋好友,再走走串串;遇見晚輩,自然再掏點壓歲錢;樣樣要花錢,沒錢啊,真過不好年!”
徐明告訴記者,這個春節(jié),他盡量緊著花,但也是數(shù)千大鈔付諸東流。他首先給雙方父母各買了臺微波爐,即便是家電下鄉(xiāng)有一定優(yōu)惠,他還是為此支付了1128元。巧在單位年節(jié)發(fā)了一些福利,酒和超市購物卡送給岳父母,油和土特產留給自己爹娘。如此,孝順這一關算過得勉強。他年節(jié)支出的最大項目就是給客戶拜年了。生意上平時承蒙幾個客戶照顧,過年,肯定要表示一下。一般的煙酒禮品都不怎么方便,他干脆到超市購買了3000元的購物卡。而走親訪友方面,他都是隨機選購,自己的姨和舅,妻子的姑和叔,幾大家子,一家送一提酒和一件牛奶,如此簡單,也花去了他近千元。最后不得不提給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們的壓歲錢了,只要出手,至少就是一百元。巧的時候,有自己的孩子擋擋箭,散出去還能賺回來。若孩子不巧正好沒在身邊的話,壓歲錢就全是支出項目了。徐明感慨,過節(jié),錢包就像被搶劫了一番。
無奈:各種關系需面面俱到
過完這個節(jié),和徐明有同感的人不少,對于這種負擔,大家都表示很無奈。市民儲楚說:“說實在的,過年,單位總共就放6天假,除去大年初一沒出去,從年初二開始,我和老公就開始無休止地奔波了。回娘家,七大姑八大姨的,走個遍。花錢買禮品不說,一年走一回,放下東西就走人是咋也說不過去的。于是,還要極不情愿地在人家那吃一頓,推杯換盞,傷神啊!我老公這個年,走親訪友拜會領導客戶,一直走到年初十,連早晨都利用上,7點多就坐上桌吃喝。真是無奈!”
“阜陽有地方的閨女出了門是不用走叔伯姑舅等親戚的,但要是真不走,這邊老爺子心理不舒服,覺得晚輩不尊重自己的兄弟姊妹了。我走這些親戚,主要是照顧老爺子的心情。”網友無往不勝提及走親訪友的無奈時,如此道出心聲。
網友快樂隨心則更多無奈在維護工作關系上:“說實在的,單位領導是老年人,待咱也不差,過年過節(jié)的,就當自己是晚輩,也得走動走動。當然,大家都走,獨剩自己,怕穿小鞋啊!送點水酒、土特產什么的,構不成行賄,流動的全是心情。”
生意人王偉則直言:“過年過節(jié),親友間的,都是小開銷。自己的親戚朋友,誰也不會介意禮輕禮重。占大頭的花銷,是給平日里關照自己的各種關系拜年禮金。生意打算做,關系就需要維護,這些年市場上出現(xiàn)的高檔煙酒和其他奢侈品,不都是節(jié)日催生的嗎?尤其這些年,購物卡、加油卡、健身卡、美容卡、洗浴卡……這些不張揚的節(jié)日禮品,卻極其吸金,三百五百不顯形,一千兩千也不多。這才讓錢包最累。”
被奴:源于一種心理暗示
阜陽市太陽花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志剛在聽到記者談起節(jié)奴時也有同感:“說實在的,只要是中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免不了這個情結。一年一度的團圓,一年一次的拜會,一年一回的糾結,世人皆醉誰能獨醒啊?我也是深陷其中,為年累,為節(jié)忙,甜蜜又無奈地當著節(jié)奴。”
張主任分析,就心理因素上看,產生節(jié)奴的原因,基于一種心理暗示。中國人歷來重視“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大家都覺得做足面子才能夠在人群中立足。于是,在春節(jié)這樣的喜慶日子里,送禮便成了顯示自己實力和一種面子事,每個人都擔負著一定的經濟壓力,但大家還都在送,圖的就是歡歡喜喜的場面,親朋好友之間和樂融融的情面,展示自己經濟實力的體面。這種心理暗示的作用下,大家就將年節(jié)送禮搞得熱火朝天。
當然,這也是經濟發(fā)展的縮影。沒有經濟實力,就是再想要面子,也撐不過去。還有一點,有節(jié)奴的感覺,也是人自我意識不斷發(fā)展的結果。有無奈和感慨,才說明,社會人期望以自我意識為主導的生活和不想被左右的意愿。
暢想:我的節(jié)日我做主
80后的市民吳小姐談起節(jié)奴話題時,一臉的同情。“被奴的人,活該身心俱疲!管那么多干啥耶?過節(jié),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過唄!活出自我才對得起自己。我現(xiàn)在沒有結婚,父母安排我拜訪的親戚,我高興去就去,不高興去的話,就編個慌說加班。如果真像大家那么無奈,過節(jié)還真不如在工作崗位上加班呢,既經濟實惠又免去勞頓。”
吳小姐暢想,將來自己結了婚,過年過節(jié)就給父母買上兩張旅游券,讓他們參團到外地旅游過年。然后,自己和兄弟姐妹們不用俗套上門拜會,大家約好時間,一年由一家做東,下一年以次類推。大家坐在一起聚一聚,把無聊的走動和禮品全部省掉。“我的節(jié)日,由我做主!拒絕被迫接受無聊的安排!把被奴的身心解放出來。”
阜陽陽光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志剛則給更多無法置身事外的無奈人群建議:換個心態(tài),換種看問題的方法,說不定也能從中找到很多快樂。人是社會的人,無論在哪里,都要參與社會。親友間的走動中,交談各自掌握的信息,生意場或業(yè)務方面,說不定就能打開另外一片天地。
當然,別人怎么看,都只是建議,關鍵還在自己,不管是被節(jié)日套牢,還是瀟灑地置身事外,你的節(jié)日,當然由你做主。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xiàn)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xiàn)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xiàn)負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