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們感覺好老師不常有
現(xiàn)在新聞報道出,有許多的老師出現(xiàn)虐待學生的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做孩子家長的我們經(jīng)常性的感慨,讓孩子遇上一個好老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且現(xiàn)在留學的老師都沒有職業(yè)道德,那么為什么人們感覺好老師不常有呢!
不久前,在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四名學者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希望將孔子誕辰也就是每年9月28日設為“尊師日”。
作為名師,孔子深受世人的敬仰。他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等教學思想影響深遠。我們今天的老師應該向孔子學習什么?老師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有多大?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和搜狐網(wǎng),對336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3%的人認為好老師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其中62.8%的人認為影響“非常大”。
當問到“哪個階段的老師對學生成長影響最大”時,“初中老師”排名第一(65.5%),“小學老師”緊隨其后(63.1%),排在第三位的是“高中老師”(48.7%)。
現(xiàn)在的老師最缺什么品質,56.4%的人首選“因材施教”
天津某外企職員吳蘭很喜歡讀《論語》,她說:“孔子和他的弟子經(jīng)常討論各種問題,他希望弟子們‘當仁不讓于師’,倡導師生之間的平等。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孔子也不刻板,能夠因材施教。”
“現(xiàn)在能因材施教的老師太少了。”吳蘭高中時物理成績很拔尖,但她直言不太喜歡自己的物理老師。有一次,老師讓吳蘭上臺去做一道力學題,她用了一種簡便方法很快得出了正確結果。“沒想到老師不但沒肯定我,反而把我做的題目擦掉,讓同學們按照課本上的步驟來。”吳蘭認為,老師不應該以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
現(xiàn)在的老師最缺什么品質?調查,56.4%的人首選“因材施教”,其次是“平等對待學生”(55.1%)。接下來還有誨人不倦(44.4%)、循循善誘(43.6%)、教學相長(35.5%)等。
“老師普遍缺少了解學生的時間,沒辦法因材施教。”北京某中學青年老師岳珊感嘆,自己的時間都被瑣事分割了,在教學和與學生交流上的時間不夠。“學校要求我們每周參加培訓、開會,講的大多是純理論的東西,還要準備各級的課程比賽。真正給學生上課的時間,感覺很短暫,也沒時間回想學生的狀態(tài)或琢磨需要改進的地方。”
北京師范大學化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劉克文說,自古以來,我們社會形成了對教師“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道德要求,認為教師是道德楷模。但是,少數(shù)教師在工作上沒盡責或有顯著倫理缺點,比如汶川地震時的“范跑跑”,被媒體過分關注和苛責,擴大了輿論對教師整體的不良印象。
“教師本來就是平常的職業(yè)。”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丁邦平教授認為,一個職業(yè)地位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職業(yè)對社會的貢獻,另一方面取決于社會對這個職業(yè)的尊重程度。中國古代社會非常重視知識、重視教師,但那時讀書人的目標是“學而優(yōu)則仕”。這說明當時尊師存在功利性目的。如今,一線教師工資普遍不高,這種經(jīng)濟地位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一個老師的修行,直接性的影響到了學生的未來的發(fā)展和學習,其實在教孩子的過程當中,老師的置身成長閱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且老師的修身高端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老師就是一個平常的職業(yè),因此我們一定不能感覺自己高人一等!
-
學會說“人話”并不簡單人和人在一起交往的時候,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說話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很多的小技巧的,那么如果是說
-
警惕孩子的蛋殼心理小孩子的心里也是特別的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才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一種特別脆弱的一些心理現(xiàn)
-
你是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嗎很多電視上都是演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感覺是特別的密切的。當看到電視上這一幕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感覺特別的羨慕,而且也是
-
男人生理期的一些表現(xiàn)我們在生活中都知道很多女性都會來月經(jīng)的,而且這就是大家說的大姨媽,可是對于男性來說,其實男性也是有生理期間的,每一段時間
-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推薦四種有效方法生活中不少人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也會影響到生活的質量,更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如果出現(xiàn)負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