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總是喜歡跟父母作對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十五六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干,有的能持續(xù)好幾年。這種“你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的逆向反應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xiàn)明顯,精神分析理論把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而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逆反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從主觀方面來看,青少年到了青春期,思維方面由童年時的形象思維漸變?yōu)橐猿橄笏季S為主的多種思維方式。伴隨這諸多方面變化的一個特殊轉(zhuǎn)變是“自我意識”的逐漸清晰和“獨立意識”的日益強烈,他們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jiān)護,處處要體現(xiàn)“自我”的存在。但是他們的世界觀畢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于是他們會靠和父母對著干來體現(xiàn)“自我”,顯示自己的“成人感”。
(2)從客觀方面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也是由于教育不當所造成的。現(xiàn)階段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絕對優(yōu)越的,可是在學校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教師懷有一種“敬畏感”。教師一旦過多地“告狀”,很容易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
(3)家長亂猜疑孩子也可能誘發(fā)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隨著青少年的一天天成長,父母的擔心也越來越多,總是擔心孩子做錯什么?墒菍⒆庸芙淘絿,他們就越不信任父母。
“逆反心理”雖然給家長和教師在教育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因素。
1、思維的批判性
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fā)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fā)展的劇變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這樣的心理品質(zhì),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于獨立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nèi)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jīng)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xiàn)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jīng)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guān)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