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壞事時我們該怎么辦?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總是會遇到挫折跟不好的事情。當我們面對不好的事情,焦慮、逃避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心理學(xué)家告訴我們,只要能做好以下六件事,就能消除不必要的憂慮。
1.專注于當下。珀登說,憂慮讓人胡亂猜想,進而引起新的憂慮和負面假設(shè),形成惡性循環(huán)。心寬的人會聚焦于眼前的問題,并且思考如何解決。比如孩子考砸了,前者開始擔心他將來考不上好大學(xué)怎么辦,后者則會幫孩子找原因。
2.做個旁觀者。想想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壞結(jié)果,并判斷可能性。比如擔心工作做不好,最壞的情況是丟了工作,無家可歸,在天橋下度過余生,但這顯然不可能發(fā)生。莫澤提出一個小妙招:描述消極想法時,用名字取代“我”。因為“我會失敗”使擔心的事看起來近在眼前,但以旁觀者視角來說這件事,會更客觀地看到事情的全貌。
3.找出憂慮的根源。珀登說,易憂慮的人認為,預(yù)先判斷后果是有好處的,但他們一開始假想就停不下來,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4.減少憂慮時間。珀登推薦了一種“憂慮椅子”技巧:每天給自己15分鐘時間,坐在椅子上想想憂慮的事,其他時間就完全別再想。
5.問自己幾個問題。陷入消極思維時,趕緊追問自己幾個問題:這是我的問題嗎?我有辦法解決嗎?我已經(jīng)做了全部能做的努力嗎?情況很緊迫嗎?如果不緊迫,就沒必要焦慮了。
6.給假想添些陽光。莫澤曾做過一項研究:讓受試者看一張女性被強盜劫持的照片,然后加以聯(lián)想,心寬的人會設(shè)想這位女士可能會掙脫出來。也就是說,要學(xué)會在不利的情形中看到好的結(jié)果。
最怕“認真”二字,做任何事,都要專注于當下,學(xué)會做生活的旁觀者,畢竟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找出憂慮的根源,減少憂慮時間,學(xué)會自我對話,問自己幾個問題。給假想添些陽光,生活h會變得輕松許多。
-
記錄自己的心情可以消除內(nèi)心的抑郁情緒感覺低落或惱火?你的荷爾蒙可能要承擔全部責(zé)任。自然療法,例如,在日記里寫下消極的情緒或喝中草藥可以幫助你感覺好點。
-
青春期綜合征的對癥治療方法青春期是大家都必經(jīng)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是最難以管教的。很多家長和教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十分的頭疼,就怕他們出現(xiàn)
-
緊張焦慮會影響女孩子的身高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xué)家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
-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克服對于青少年的叛逆期,這是很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這又是他們必經(jīng)的一個階段。因此,家長應(yīng)該如何克服孩子叛
-
怎樣判斷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是很多人都十分關(guān)心的問題,青春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若是大家沒有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那么就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