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混”學習情緒的心理疏導
兒童、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沒有學習愿望,對學校的學習生活喪失興趣和努力方向,有得過且過的想法。就是混學習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種種心理壓力及消極的情緒體驗,如疲倦、恐懼、焦慮、嫉妒、憂郁和無力感等,它們對學生的學習以及人格發(fā)展會產生重要影響。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其自身的學習狀況及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的壓力。
使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產生適應不良,成績逐漸下降,引發(fā)某些心理問題性格:內向敏感性,感情深藏不露,情感體驗深刻;缺乏毅力,獨立性較差,不合群,容易滿足,缺乏目標和追求。
‘混’學習的學生因在過去的學習中有連續(xù)失敗的經歷,挫折感較強,所以對學習有畏難情緒;步步升學級中這種失敗的經歷得以延續(xù),在情緒上逐漸對學習由畏懼變成厭惡,由于混學習中在消極狀態(tài)下學習,經驗匱乏,訓練不足,沒有成就感,最終導致學習毅力、耐心和成就動機的缺乏,逐漸產生一種不適應的無力感,厭惡或稱為學習無助感,即學生處于抑郁狀態(tài),由于學習成績下降,感到學習無動力,認為自己的努力不會得到回報,進而動機低下,產生”混”學習情緒。
疏導方法;一,雙方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問以開放式問題為主,使學生盡可能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心理輔導老師認真傾聽并做出適當的反應,體現出理解和尊重,以盡可能消除由彼此間的陌生感及學生情感方面的阻抗,達到心理上的共情;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交談,幫助學生明晰自己的性格傾向,及其與當前學習狀況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調動其情感因素,引導他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從而悅納自我;對學業(yè)的失敗進行正確的歸因,激發(fā)學習的內驅力。
二,雙方共同討論、設定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根據當前的自身狀況調整期望值,設定分目標(最低目標和最高目標),在最低目標中設定幾個小步驟,如數學及格,語文及格等;對成績的提高給予及時表揚,使其成就感維持下去,不斷強化建立起來的信心。
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找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輔導學生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習動機,指導記憶方法,筆記方法和課堂、課外提問的技巧),逐步培養(yǎng)起對學習的自我管理和調節(jié)能力;同時配合人際交往方面的輔導,鼓勵他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顧慮,走出內向孤獨的陰影,積極與人交往,塑造開放合群的個性,進而從健康的人際交往中體驗到樂趣,為自己營造良好的情緒氛圍,以穩(wěn)定的、積極的心境促進學習興趣的恢復。
-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小孩子的工作,壓力其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放學的時候每天都在家里面寫作業(yè),有時候老師布置的
-
高考前的有效心理暗示很快,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我們的高三學子也即將迎接人生的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就可以迎來自己全新的人生。有人說,
-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花多少錢都
-
高中三年,孩子的心理特點有何不同?孩子即將進入高中,高中三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三年,因為他們即將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高考。那么,高一至高三,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心理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愛學習,而且學習的很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厭學的問題,那么面對這樣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