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yīng)該怎樣教育男孩
對于媽媽來說,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兩種極端,要不就是過度溺愛,要不就是過于嚴厲。小男孩總比女孩要更加難以教育一些。那么,對于媽媽們來說,應(yīng)該怎樣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呢?
建議一:理解男孩的情緒表達方式
男孩易怒,更喜歡用身體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憤怒情緒,媽媽要習慣男孩這種特殊的情緒表達方式。如果男孩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媽媽還可以鼓勵他用碰撞、摔打等方式去發(fā)泄,別讓不良情緒憋在心里。
男孩遇到傷心、憤怒的事情,更喜歡用大聲喊叫、亂砸東西的方式發(fā)泄。媽媽看到了這種場景,不要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侮辱男孩的人格。這并非表示男孩品行不好,他只是在表達一種情緒,希望能盡快恢復(fù)內(nèi)心的平靜。
建議二:不要過度"重視"男孩的淘氣
男孩淘氣多是好奇心被激發(fā)了,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一旦男孩弄明白問題所在,他也就不再犯同類的"淘氣"了。媽媽如果太"重視",采取嚴厲制止去約束他的嘗試,男孩只會因逆反而更淘氣。
男孩最近特別喜歡玩水。媽媽讓他去洗手,他就用手堵住水管,弄得滿屋都是水。媽媽責備說:"看,你的衣服都濕了,下次再看到你這樣,我就打你。"
男孩就不敢玩水龍頭了。他看到外面在下雨,就沖出了院子,用腳歡快地踩水玩。媽媽見了更生氣,連拖帶拉把他提進了屋。從那之后,男孩變得不再淘氣,卻也少了孩子的靈氣。
男孩因好奇心引發(fā)了淘氣,媽媽用"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媽媽只有滿足了他們,讓他的好奇心徹底地得到滿足,他的興趣點才會自然地轉(zhuǎn)移。同時,適當?shù)奶詺庖彩羌ぐl(fā)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建議三:讓男孩為"問題"負責任
男孩總是調(diào)皮、搗蛋,到處闖禍、惹事,媽媽并非要一味遷就,這樣會縱容男孩不好的習性。媽媽要讓男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他才會漸漸明白責任的含義,學會自覺約束。
男孩把女孩的芭比娃娃偷偷拿過來,用它來打同學。同學笑話他:"真丟人,你用女人來打人。"男孩一聽生氣了,就把同學的新文具盒砸在了地上。同學這下不依不饒,非要周凱賠新的,還報告了老師。男孩后悔了,而且這件事媽媽也沒有幫他,要他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只好用零用錢賠了男孩一個新文具盒。
男孩闖禍后,媽媽不要為他的錯誤承擔責任,因為這樣一來,男孩會認為媽媽的付出理所當然,不會為犯錯產(chǎn)生內(nèi)疚感。以后一旦媽媽不再承擔,男孩還會埋怨媽媽,所以,媽媽要讓男孩學會為自己的過錯負責,培養(yǎng)他的責任心。
建議四:允許男孩的"冒險"行為
每個男孩都有愛冒險的特性,也常常因冒險讓媽媽跟著做噩夢。但媽媽要理解男孩的行為,不要總制止他的冒險,男孩過于安分未必是好的事情。
男孩剛買了一輛自行車,媽媽看他還小,就說:"天這么熱,我?guī)湍闶掌饋,秋天再學吧。"中午,媽媽睡午覺了,男孩偷偷下樓去學車,剛騎上去不遠,他就撞到了一棵樹,好在他反應(yīng)快,馬上跳了下來。
媽媽悄悄地在窗口看,也嚇了一跳,但她沒有阻止他,讓男孩繼續(xù)練習。一下午,男孩一直在不斷地摔倒又爬起來,媽媽很擔心,但一直沒出聲。兩天后,男孩自己學會了騎車。
男孩認定的"冒險"行為,媽媽最好允許,媽媽保證男孩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圍內(nèi)大膽嘗試。任何一種冒險,都是一種生存技能的提升,男孩早日學會,也就真正獲得了更多的安全。
其實,對于媽媽來說,對于男孩沒必要過于的溺愛,要學會放手,否則就會讓孩子失去其應(yīng)有的天性。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變得沒有擔當、沒有冒險精神。所以對于男孩的教育,媽媽要學會放手。
-
關(guān)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yīng)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nèi)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yīng)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yù)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yù)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