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暴打小學生 學生暴力行為分析
浙江省慶元初中幾名學生將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關在黑屋子里暴力毆打,并用香煙頭燙傷小孩。校園暴力事件頻發(fā),總是讓人很感慨。還沒有成年的孩子為何如此暴力,又究竟是什么心理在作祟呢?
初中生暴打小學生 網絡引熱議
昨日,一段初中生圍打小學生的爆料視頻受到大量轉發(fā)。視頻時長2分11秒,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小男孩脖子和身上被繩索捆著,數名年紀稍大的男生對小男孩拳打腳踢,將點燃的香煙頭丟入孩子衣服內,對小男孩進行追打。小男孩無處可躲,被逼到墻角后驚恐大喊,哭泣求饒,男生再次用煙頭對小孩進行虐待,并互相嬉笑。
昨晚10時,媒體人“大鵬看天下”在微博發(fā) 布視頻后呼吁當地公安部門介入此事,同時呼吁不再手軟,此類事件必須嚴懲。原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現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陳里也在微博上轉發(fā)了該視頻,并稱這個視頻非同一般,希望當地公安機關,網絡運營商負起責任,給網友一個交待!同時,他還專門設立一個微博話題“校園暴力舉報臺”,并表示,“從即日起,所有校園暴力的視頻,信息,盡管向這個地方舉報 ,我和所有關注校園暴力的網友第一時間公布于眾。”
浙江省慶元縣公安局官方微博對此回應稱:已經關注到此視頻,并已介入調查,調查結果及處置情況會第一時間向大家通報。隨后,今天凌晨3時30分許,該局官方微博通報最新進展稱,“受害人小學生已經找到,毆打小學生時在場的四人也已經到案,均為*人,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學生暴力行為分析
1、身心發(fā)展的不和諧和不平衡
*階段的生理發(fā)育加速,提早進入成熟狀態(tài),但是心理發(fā)展速度卻相對緩慢。由于身心發(fā)展的不和諧和不平衡,引起了心理發(fā)展上的種種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在精神上想擺脫成人的束縛但又希望得到成人的支持和保護的矛盾;心理閉鎖性與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獨立自主與依賴之間的矛盾;自以為是與常常出現自卑感之間的矛盾。這一切都可能導致學生在情緒、情感,行為表現等方面出現問題,在情緒、情感上容易出現很大的波動,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的情緒比喻為“疾風怒濤”;在情緒上還容易產生遷怒和移情,在行為趨向上有一定的危險性,往往引發(fā)暴力行為。
2、缺乏自制力和情緒調控能力
缺乏自制力的學生,當遇到外界刺激時有可能引發(fā)其暴力欲望。缺乏自制力的學生大都是校園內學業(yè)的失敗者,他們不被校園主體文化所接納,而內心又充滿出人頭地的沖動,這種矛盾容易引起暴力行為的發(fā)生。
對學生暴力行為宜懲教并重
由于天性使然,中小學生尤其是農村孩子放學后如果缺乏監(jiān)管,就可能生出“惡作劇”;惡作劇如果不加管束,加上法制意識淡薄,就可能升級為“校園暴力”。所以,加強對學生的課余校外監(jiān)護,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此外,還應鼓勵同學們相互關心、相關監(jiān)督,這可大大填補“監(jiān)護”的空隙。
校園暴力事件屢屢出現,是人們對于暴力行為教育的缺失。中學生暴力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都是多方面的,應該得到及時制止和教育。
-
見聞:瑞士用喜劇治兒童自閉癥半年前我去瑞士洛桑探親,當時4歲的小外甥被懷疑患上兒童自閉癥。在陪同其看病的過程中,我切身體會了一把瑞士特有的“喜劇誘因
-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更好成長!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
-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在現在這個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更加健康的,確實有點小孩子心理方面肯定也會出現疾病的,如果是
-
兒童心理疾病到底是什么樣的行為?在我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民都有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的,那么兒童心理方面的疾病到底有哪些?那會不會給我們的心理帶來一些其他
-
兒童自卑的一些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心理對于兒童的成長其實也是存在特別大的影響的,所以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們就應該很好的去關注孩子才可以,那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