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避雷針裝在心中
孩子突然指著大佛像說:“爸爸,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薄笆菃?”我順著孩子的手勢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太高了,竟使我的帽子落下來。孩子問我:“大佛的頭上為什么要裝避雷針呢?”我說:“因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孩子說:“佛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話使我無法回答而陷入沉思,我們千里迢迢跑來禮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我們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我們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我想到,蘇東坡有一次和佛印禪師到一座寺廟,看見觀世音菩薩的身上戴著念珠,蘇東坡不禁有了疑問,對佛印禪師說:“觀世音菩薩自己已經(jīng)是佛了,為什么還戴念珠,她是在念誰呢?”佛印說:“她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碧K東坡又問:“她自己不就是觀世音菩薩嗎?”佛印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著眼前大佛頭上的避雷針,大概也像觀世音菩薩手里的念珠一樣,是在啟示我們:“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就把佛像當(dāng)成避雷針;人如果開啟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針,也不需要佛像了。佛像需要避雷針,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人需要避雷針,是由于自我與貪婪太巨大了。
我們把佛像蓋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們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禮敬。很少人知道渺小其實是好的,惟有自覺渺小的人,才能見及世界如此開闊而廣大。把佛像蓋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知道佛是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的,那是“入化”的境界。權(quán)勢、名位、財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掌大權(quán)、有名位、太富有的人還能自覺很渺小,那是“入化”。
心中有佛,佛就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如果心中無佛,巨大的佛像與摩天大柱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懷無限寬廣,心中無掛礙、無恐懼,遠離顛倒夢想,則塵世的權(quán)勢名利又怎能成為他的欲、局限他的自由呢?位高權(quán)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無佛,心懷狹小,欲望永無終極,名利權(quán)位正好成為圍困他的磚墻,又何樂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針裝在頭上,人應(yīng)該把避雷針裝在心中,時刻避免被利益與權(quán)力的引誘擊中。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避雷的銀針就已經(jīng)裝上了。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dāng)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guān)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dǎo)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yīng)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