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有希望
約翰﹒貝曼博士,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頂尖薩提亞專家,放松地坐在沙發(fā)上,睜著他那雙好奇的眼睛,望著來尋求幫助的人。
他的問話,通常很短:
你的內(nèi)心在發(fā)生什么?
你的眼淚在說什么?
你想改變什么?
你喜歡你自己嗎?
你認為你怎樣才能快樂?
……
人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而來,有的是強迫癥,有的是婚姻問題,有的是人際關系問題。
令我驚奇和感慨的是,每一個有“問題”的人,無一例外都有童年創(chuàng)傷:他們不是總被父母訓斥、打罵,就是曾被父母冷落、疏遠。成年以后,他們也很少感到快樂,“活得沒意思”是他們的真心話,不管在別人眼里他們是如何成功。
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為家庭所害,為周圍的人所害,為環(huán)境所害。
有位女士,曾經(jīng)苦苦哀求丈夫不要離開她,但丈夫還是決然離去了。10年來,她的內(nèi)心充滿委屈和憤怒,心里總有一個聲音:“我對他那么好,他怎么可以離開我?”
貝曼望著她,輕輕地問:“那是一個失敗的婚姻。你允許自己和悲傷接觸?你對自己怎么看?”
“沒有價值。”
貝曼問:“如果你說你沒有價值,是父母、前夫這么說嗎?”
女士堅持認為,前夫離她而去,就是告訴她“你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這個聲音又強又有力。你要把這個權利、這個力量交給你的前夫嗎?你怎么能把它們拿回來?”
女士愕然。哭了一陣后,她說:“我原來想對他說,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F(xiàn)在我不想說了,我想說我是可以離開你的……”
原來,我們可以選擇做“受害者”,讓自己長期地陷在痛苦憤怒當中;也可以學著對自己負責,為自己做出新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但卻能改變那些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尋醫(yī)問藥網(wǎng)原創(chuàng)專稿,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或者鏈接。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