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對信訪工作者進行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心理健康,心理問題“上訪人員嘗帶著怨氣而來,信訪工作者往往成了‘出氣筒’。”因此汪惠芳建議,在信訪中引入心理疏導,進行心理干預,并使之成為一種制度。
浙江在線北京3月9日訊(特派記者 梁國瑞 廖小清)“上訪人員嘗帶著怨氣而來,信訪工作者往往成了‘出氣筒’。長此以往,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汪惠芳建議,在信訪機制中引入心理干預。
汪惠芳說,隨著改革的深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維權意識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xiàn)了歷史問題與現(xiàn)實問題相互交織,經(jīng)濟利益訴求與政治利益訴求相互交織,合理要求與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織,多數(shù)人的合理訴求與極少數(shù)人的無理取鬧相互交織,群眾自發(fā)行為與部分人員挑頭組織操縱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
“信訪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汪惠芳說,很多上訪人員都是帶著問題和滿腹的怨氣來的,都希望自身的問題能通過信訪部門得以解決,信訪工作者往往成為“出氣筒”。“長此以往,或多或少也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
因此汪惠芳建議,在信訪中引入心理疏導,進行心理干預,并使之成為一種制度。要運用一定的心理技術,對信訪對象實施心理干預,幫助其進行一定的心理調(diào)適,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泄。
“在信訪局或信訪壓力大的如土地、城建、衛(wèi)生、政法等相關部門設立信訪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室,專門聘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咨詢或參與信訪接待;政府提供資金保證,安排專項資金,精挑細選優(yōu)秀的心理學專家,開展信訪工作心理健康集中培訓和個別心理輔導工作。”汪惠芳在建議中說。
此外,汪惠芳建議,還要舉辦各類信訪心理健康培訓班,對專職信訪干部或部門工作中參與接訪任務重的人員進行,“一方面保持廣大信訪干部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及心理干預技巧,也可以提高信訪干部疏導信訪群眾心理的能力。”
浙江在線北京3月9日訊(特派記者 梁國瑞 廖小清)“上訪人員嘗帶著怨氣而來,信訪工作者往往成了‘出氣筒’。長此以往,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汪惠芳建議,在信訪機制中引入心理干預。
汪惠芳說,隨著改革的深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維權意識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xiàn)了歷史問題與現(xiàn)實問題相互交織,經(jīng)濟利益訴求與政治利益訴求相互交織,合理要求與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織,多數(shù)人的合理訴求與極少數(shù)人的無理取鬧相互交織,群眾自發(fā)行為與部分人員挑頭組織操縱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
“信訪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汪惠芳說,很多上訪人員都是帶著問題和滿腹的怨氣來的,都希望自身的問題能通過信訪部門得以解決,信訪工作者往往成為“出氣筒”。“長此以往,或多或少也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
因此汪惠芳建議,在信訪中引入心理疏導,進行心理干預,并使之成為一種制度。要運用一定的心理技術,對信訪對象實施心理干預,幫助其進行一定的心理調(diào)適,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泄。
“在信訪局或信訪壓力大的如土地、城建、衛(wèi)生、政法等相關部門設立信訪心理健康咨詢工作室,專門聘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咨詢或參與信訪接待;政府提供資金保證,安排專項資金,精挑細選優(yōu)秀的心理學專家,開展信訪工作心理健康集中培訓和個別心理輔導工作。”汪惠芳在建議中說。
此外,汪惠芳建議,還要舉辦各類信訪心理健康培訓班,對專職信訪干部或部門工作中參與接訪任務重的人員進行,“一方面保持廣大信訪干部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及心理干預技巧,也可以提高信訪干部疏導信訪群眾心理的能力。”
相關文章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