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按穴位養(yǎng)陰補腎
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jié),經常聽到人們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就能知道養(yǎng)陰的最佳時機到了,很多食療方法補腎效果都很不錯,除開進補還有穴位按摩也有不錯的效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按穴位補腎方法。
1、腎俞穴:強壯腎氣
腎俞穴是腎經的主要穴位,經常按壓可以強壯腎氣,增強腎的功能,尤其對月經不調、性冷感有幫助。因此,月經不調的女性不妨試試按摩腎俞穴,以調脫月經不調的煩惱。
腎俞穴與命門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jié),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2、承扶穴:強化陰道收縮力
中醫(yī)認為,承扶穴主導生殖器官的神經從此處經過。經常按壓承扶穴,可以強化陰道的收縮力,增加對性的感受力。因此,常按摩刺激承膚穴可治療性冷感。
位置:在臀部橫紋線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溝中心點,這里是性感帶最為密集的地方,指壓時可以用力些。
原理: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內眼角,上行顴部,交會于頭頂。由頭頂分出支脈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脈)由頭頂入內絡于腦、出于項,入肩胛分為兩支下行,主脈1由肩胛內側夾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脈2經夾脊旁過臀部入腘中。主脈2由肩胛內側過肩胛下行至髖關節(jié),沿大腿后外側下行與支脈2會合于腘中,向下過腓腸肌出外踝后側,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側,下接足少陰腎經。
3、中府穴:通肺經,治腹脹
中府穴是肺經上的大穴,是調理內息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順暢肺的經脈,有豐胸的作用,還可以強化淋巴循環(huán),減輕胸悶、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兩臟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女性朋友,不妨每天花十分鐘按摩中府穴。
位置:中府穴在身體哪個位置呢?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鎖骨外側下端的三角窩,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門穴,在這個窩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原理: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向下絡大腸,轉回,沿胃上口過膈肌,屬于肺,由“肺系”橫出向下,于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前,沿上臂前側下行至肘橫紋,沿小臂前側的橈側緣入寸口、過大魚際,沿大魚際邊緣出手拇指內側端。
好文推薦:
飲水可以養(yǎng)生 溫開水的神奇養(yǎng)生功效 >>>
-
大寒節(jié)氣應該如何養(yǎng)生?大寒是什么: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jié)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今
-
冬季飲食三原則是什么啊在冬天里飲食應該格外的注意,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冬季飲食到底變成什么樣的三個原則,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
-
老年人冬季保健 保健可以吃魚最健康現在老年人都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老年人為了保健,就應該在飲食方面多調理,現在就為大家介紹,老年人,冬季保健就應該
-
冬季怎么補水 這些東西非常重要冬天我們大家可能總是感覺身體里面會缺少水分,所以冬天這個季節(jié)里面,我們大家應該要多喝水才可以,如果是身體缺少厲害,那么身
-
寒冷冬天 不把寒氣吃進肚子大家都知道冬天這個季節(jié)里面天氣越來越寒冷,所以大家在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而且應該戴著口罩,不然把寒氣吃到肚子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