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敷涌泉法 治療眩暈
很多疾病有眩暈的癥狀,如梅尼埃病患者,腦供血不足的人群等都會出現眩暈的情況,中醫(yī)為大家介紹,治療預防眩暈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藥枕療法 配方1:夏枯草、荷葉、竹葉、公英、菊花各50g,研為細末,裝入布袋中,當枕芯用,連續(xù)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紅花100g,薄荷200g,冬桑葉、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裝入枕芯,3個月為一療程。此二方均可清熱平肝,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
2.濕熱敷法 藥用當歸、伸筋草、路路通、丹參各50g,防風、雪上一枝蓮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搗碎和勻,分裝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約20分鐘后,放入蒸鍋中加熱20分鐘,取出降溫至50℃左右時,置于頸部熱熨。每次30分鐘,涼了可再加熱,每日2次,10日為一療程。有條件者,亦可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濃縮液至100ml,用8cm×12cm與12cm×12cm絨布兩塊,浸透藥汁,置于頸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兩塊電極板,通以15mA強度的直流電作離子透入。本法是中醫(yī)濕敷療法的擴大應用,利用直流電使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黏膜引入機體內,達到治療目的。
3.塞耳療法 靈磁石10g,研為細末,分成2份,用紗布包裹,塞于雙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時,連續(xù)5~7天?善礁螡撽枺m用于腎虛眩暈。民間還有用鮮生地塞患側耳治眩暈法。
4.耳穴療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貼于雙耳穴上(取穴:神門、腦、皮質下、交感,雙側,每次2~3個穴位),3天1換,4次為1療程。用藥時應將橡皮膏嚴格密封周圍,防止冰片揮發(fā)。個別人貼藥后有欲寐感,以后轉清醒,不必多慮。本方也可治失眠證。
5.敷百會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搗成膏狀,外敷于百會穴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2~3天。可化痰除濕,適用于痰濕眩暈,一般用藥30分鐘后眩暈可明顯減輕。
6.填臍療法 黃芪、五味子各10g,研為細末,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3~5天?山∑⒁鏆,適用于氣血虧虛所致的眩暈。
7.敷手心法 曼陀羅葉10g。最好用鮮葉,搗碎,加白酒數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換藥2次,對肝陽上擾引起的眩暈效果較好。本品有毒,慎勿內服。
8.敷涌泉法 吳茱萸20g,肉桂2g,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捏成餅狀,于睡前貼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連續(xù)3~5次;蛉擒镙沁m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10~15天?梢裏嵯滦,適用于眩暈耳鳴,煩躁多夢,顏面潮紅。
9.足浴療法 取山梔子、鉤藤各 10g,水煎取藥液泡腳,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鐘,連續(xù)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鉤藤、桑葉、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適用于肝陽上亢型眩暈。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選準雙側風池穴,醫(yī)者用5號皮試針抽取復方丹參注射液2ml,局部皮膚常規(guī)消毒后,將針快速刺入皮下組織,緩慢推進0.5~0.8寸,得氣后回抽無血,將藥液緩緩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此法治療頸性眩暈療效較佳。
中醫(yī)認為,眩暈多為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所致,以上為大家介紹了預防治療眩暈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心臟病如何治療?中醫(yī)幫助治療心臟病心臟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的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臟的保護工作,心臟病最好通過藥物治療,中醫(yī)治療心臟病效果比較好,而且中醫(yī)藥治
-
五款美味營養(yǎng)湯助你益氣補血 美容養(yǎng)顏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益氣補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美容養(yǎng)顏給我們的身體帶
-
氣血淤積多病癥 血淤的類型有哪幾種?氣血瘀阻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也會容易帶來非常多的危害和疾病的,那么你知道嗎?氣血瘀堵帶來了疾病的危害也是
-
動脈粥樣硬化吃什么?6種預防硬化食物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問題,高血壓的人群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會導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環(huán)不通暢會導致血管堵塞,經常吃
-
糖尿病如何食療?推薦三種食療方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疾病,苦瓜湯具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具有穩(wěn)定血糖的功效,能很明顯的降低血糖,枸杞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