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藥水量和時間影響藥效
在中醫(yī)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吃中藥的話,那么如何煎藥呢?煎中藥的時候需要放多少水呢?如何控制煎中藥的時間呢?煎中藥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中醫(yī)治病講究辨證治療,然后根據(jù)不同的疾病以及不同的癥狀采取不同的中藥,這就要求必須要掌握正確的煎煮方法,這些都直接關系到了藥效。
在熬煮中藥之前,最好能夠將藥物用清水清洗干凈之后進行浸泡,并且加水量應該能夠將藥材浸沒,最好能夠高出大約三厘米是最好的。實踐證明,在煎煮中藥之前,浸泡藥材的水溫最好能夠在四十攝氏度到五十攝氏度之間,這樣能夠令水分緩慢的深入藥材組織之中,這樣藥材的結構就會變得疏松膨脹起來,能夠更好的溶解,藥材之中的有效成分也能夠更好的煎出。
1、時間
浸泡藥材的時間是不一定的,最好能夠根據(jù)藥材的不同來決定。如果是屬于質地比較松的,例如花、葉子以及草類的藥材,那么浸泡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如果是生長時間比較長的植物根莖以及皮類的藥材,那么最好能夠浸泡一個小時。
2、器皿
在煎煮藥材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砂鍋來進行煎藥,千萬不能夠選擇鐵鍋或者是鋁鍋。這是因為在煎藥的過程之中,藥物之中的一些成分容易和金屬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這就有可能改變藥物的性質或者是降低藥效,這都是不利于達到治病的目的。
3、水量
煮中藥加水一定要適量,一般藥物在頭一次煎煮的時候加水應該在300ml~500ml之間;第二次煎藥加水則應該在250ml~300ml之間。如果是屬于滋補類的藥物,那么加水的時候應該適量的增加一些,第一次應該在700ml~1000ml之間,第二次則應該在400ml~600ml之間。不過總而言之,無論是哪一種的藥物進行煎藥,每次都應該將水煎煮到大約150ml的時候就可以了。
煮中藥放多少水,最好要根據(jù)藥效來判斷,這樣才能夠令中藥發(fā)揮最大的價值。另外,在煎藥的過程中,水質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應該選擇一些清澈沒有雜質的水,例如泉水。井水以及自來水都是不錯的選擇。在煎藥的過程中,時間的長短。煎藥的水分多少等等都會影響藥效,所以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4、火候
在煎煮藥物的時候,火候的掌握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開始的時候應該使用溫火,水煮開之后變成小火。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煎藥的過程中不能夠頻繁的揭開蓋子,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氣味走失減少藥效的會發(fā)。一般情況下,藥物煮開之后繼續(xù)煎煮大約15分鐘就可以了;而滋補類的藥物則需要在煮開之后繼續(xù)煎煮大約半個小時,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有效的成分煎出,大大提高藥效。
煎煮藥物的時候千萬不能夠出現(xiàn)煎糊的情況,因為一些藥材都是具有揮發(fā)油的,如果煎糊了那么揮發(fā)油就會被揮發(fā),這樣就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發(fā)熱及惡寒的功效,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出現(xiàn)毒性,不僅不具備有治病救人的功效,甚至還有可能害人,所以煎糊的藥千萬不能夠服用。
-
哪些中藥材能降壓?推薦八種降壓藥材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大家要知道高血壓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對于有高血壓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壓,血壓控制不好會誘發(fā)
-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注意煎藥的時間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
-
中醫(yī)五大妙方讓你擺脫耳聾耳鳴人的耳朵出現(xiàn)了問題也是會照成很多的影響和傷害的,當然對于這些問題人們也要做好了解,因為畢竟耳朵出現(xiàn)了問題會影響人們正常的
-
補藥的煎制方法 補藥怎么吃才最好呢養(yǎng)生保健是現(xiàn)在很盛行的,特別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過身體鍛煉為身體進補些補藥等方法,繼而增強身體起到健康長壽,特別是服用中藥
-
中藥煎煮有三個小技巧 你知道嗎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著不吃西藥來治療了,因為西藥對于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大,就想著吃點中藥來調理,只是在中藥煎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