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咳嗽 試試針灸療法
咳嗽為呼吸系統(tǒng)疾患的主要癥狀,根據(jù)其發(fā)病原因,概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襲而引起;內傷咳嗽則為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人猿R娪谏虾粑栏腥,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疾病。
咳嗽的病因病機
本證之發(fā)生,其原因有二:一為外感風寒、風熱之邪,從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開竅于鼻,肺衛(wèi)受邪,于是肺氣雍遏不宣,清肅之令失常。一為它臟病變,累及肺臟而致咳嗽者,加脾虛生濕,濕聚成痰,上漬于肺,肺氣不得下降;或因肝氣郁結,久而化火,火盛爍肺,氣失清肅,均可導致咳嗽。
中醫(yī)辨證
1.外感
(1)風熱:咳嗽咯痰色黃,身熱頭痛,脈象浮數(shù),舌苔薄黃。
(2)風寒:咳嗽喉癢,痰液稀薄色白,頭痛發(fā)熱,形寒無汗,脈浮緊,苔薄白。
2.內傷
(l)痰濕侵肺:咳嗽粘痰,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舌苔白膩,脈象濡滑。
(2)肝火爍肺:咳嗽胸脅引痛,氣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苔黃少津,脈象弦數(shù)。
治療方法
1.針灸
(l)外感:
治法:取手太陰、手陽明經(jīng)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風熱可疾刺,風寒留針或針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處方:肺俞列缺合谷
隨證配穴 咽喉腫痛:少商尺澤;
發(fā)熱:大椎外關
方義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淺刺。手太陰與手陽明相為表里,取其絡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強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氣通調,清肅有權,肺之功能得以恢復。凡風熱咽喉腫痛者,取少商點刺出血,瀉尺澤,可清泄肺熱以消腫利咽。發(fā)熱者取大椎、外關用瀉法,以疏泄熱邪,使邪從外泄而熱自解。
(2)內傷:
、偬禎袂址危
治法取手足太陰經(jīng)穴為主。毫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處方:肺俞太淵章門太白豐隆
方義:原穴為本臟真氣所輸注,故取肺原太淵與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門,健運脾土而利肺氣,因脾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為標本合治之法,豐隆為足陽明經(jīng)的絡穴,取其推動中焦脾胃之氣,使氣行津布,痰濕得化。
、诟位馉q肺:
治法:取手太陰、足厥陰經(jīng)穴為主。針瀉足厥陰經(jīng)穴,平補平瀉手太陰經(jīng)穴,不灸。
處方: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方義:肺俞調肺氣,尺澤為肺經(jīng)合穴,瀉之以清肺熱;陽陵泉、太沖清泄肝膽二經(jīng)邪熱。以免肺陰受灼。
2.水針
選穴:定喘大杼風門肺俞
方法:采用維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盤注射液選注背部肺俞等穴,每次取穴一對,注射0.5毫升,由上而下,依次輪換取穴。隔日一次,20次為一療程。本法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3.灸法
選穴:大椎肺俞(或風門)膏肓
方法:采用麥粒灸,3—5天治療一次,五次為一療程;蛴璋瑮l灸。每天治療一次,每次約5—1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度,可和針刺配合應用。本法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咳嗽的病因病機
本證之發(fā)生,其原因有二:一為外感風寒、風熱之邪,從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開竅于鼻,肺衛(wèi)受邪,于是肺氣雍遏不宣,清肅之令失常。一為它臟病變,累及肺臟而致咳嗽者,加脾虛生濕,濕聚成痰,上漬于肺,肺氣不得下降;或因肝氣郁結,久而化火,火盛爍肺,氣失清肅,均可導致咳嗽。
中醫(yī)辨證
1.外感
(1)風熱:咳嗽咯痰色黃,身熱頭痛,脈象浮數(shù),舌苔薄黃。
(2)風寒:咳嗽喉癢,痰液稀薄色白,頭痛發(fā)熱,形寒無汗,脈浮緊,苔薄白。
2.內傷
(l)痰濕侵肺:咳嗽粘痰,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舌苔白膩,脈象濡滑。
(2)肝火爍肺:咳嗽胸脅引痛,氣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苔黃少津,脈象弦數(shù)。
治療方法
1.針灸
(l)外感:
治法:取手太陰、手陽明經(jīng)穴為主。毫針淺刺用瀉法。風熱可疾刺,風寒留針或針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處方:肺俞列缺合谷
隨證配穴 咽喉腫痛:少商尺澤;
發(fā)熱:大椎外關
方義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淺刺。手太陰與手陽明相為表里,取其絡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強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氣通調,清肅有權,肺之功能得以恢復。凡風熱咽喉腫痛者,取少商點刺出血,瀉尺澤,可清泄肺熱以消腫利咽。發(fā)熱者取大椎、外關用瀉法,以疏泄熱邪,使邪從外泄而熱自解。
(2)內傷:
、偬禎袂址危
治法取手足太陰經(jīng)穴為主。毫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處方:肺俞太淵章門太白豐隆
方義:原穴為本臟真氣所輸注,故取肺原太淵與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門,健運脾土而利肺氣,因脾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為標本合治之法,豐隆為足陽明經(jīng)的絡穴,取其推動中焦脾胃之氣,使氣行津布,痰濕得化。
、诟位馉q肺:
治法:取手太陰、足厥陰經(jīng)穴為主。針瀉足厥陰經(jīng)穴,平補平瀉手太陰經(jīng)穴,不灸。
處方: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方義:肺俞調肺氣,尺澤為肺經(jīng)合穴,瀉之以清肺熱;陽陵泉、太沖清泄肝膽二經(jīng)邪熱。以免肺陰受灼。
2.水針
選穴:定喘大杼風門肺俞
方法:采用維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盤注射液選注背部肺俞等穴,每次取穴一對,注射0.5毫升,由上而下,依次輪換取穴。隔日一次,20次為一療程。本法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3.灸法
選穴:大椎肺俞(或風門)膏肓
方法:采用麥粒灸,3—5天治療一次,五次為一療程;蛴璋瑮l灸。每天治療一次,每次約5—10分鐘,以皮膚潮紅為度,可和針刺配合應用。本法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
相關文章
-
做艾灸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問題艾灸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并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疏通經(jīng)絡的功效,但是艾灸時也要注意很多問題,應該要耐心堅持,并
-
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囊腫可分單房和多房,一般以單房多見,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稍有不適。臨床上用穿
-
腦癱患兒可試試針灸腦癱、自閉癥、多動癥和弱智是兒童腦病的四大類。“現(xiàn)在針對兒童腦病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都還很不成熟,很多患兒家庭因為對該病
-
針刀療法 可治頸椎病針刀既可以通過針刺手法起到針灸作用,又能在體內發(fā)揮切割、剝離等手術刀作用。由于切割、剝離時產(chǎn)生的損傷很小,不見創(chuàng)口,更無
-
中醫(yī)針灸養(yǎng)生介紹到了唐代,針灸保健已占有相當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論述了許多針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執(zhí)中著的《針灸資生經(jīng)》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