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過肺脹呢?
你是否聽過肺脹呢?這個是一個中醫(yī)特有名詞,在西醫(yī)學中是沒有的,肺脹是指多種慢性肺臟病證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導致肺脾腎三臟虛損。
肺氣虛弱致脾失健運,聚濕生痰,壅塞于肺,氣道不暢;肺氣虛久之腎氣亦虛,腎不納氣,而致胸中脹滿不能斂降的一類病證。臨床表現(xiàn)見胸部膨滿、憋悶如塞、喘息氣促、呼多吸少、咳嗽、咯痰、或唇舌紫紺、心悸浮腫等癥。西醫(yī)學中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矽肺、重度陳舊性肺結核等導致肺氣腫,以致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等與肺脹之臨床表現(xiàn)相似,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診斷:
1 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為胸部膨滿,脹悶如塞,喘咳上氣,痰多及煩躁,心悸,水腫等,以咳、喘、痰、腫為特征。
2 病程纏綿,時輕時重,日久可見面色晦暗,唇舌紫紺,脘腹脹滿,四肢或顏面浮腫,甚或喘脫等危重證候。病重可并發(fā)神昏、動風或出血等癥。
3 有長期慢性咳喘病史及反復發(fā)作史。
4 外感時邪、過勞、暴怒等可誘發(fā)本病。
5 體檢可見桶狀胸,胸部叩診呈過清音;可聞及肺部哮鳴音及濕性羅音,心音遙遠等。
6 X線檢查、心電圖及血氣分析有助于本病診斷。
7 本病應注意與哮病、喘證相鑒別。
主要可以分為:
1 外寒內飲
癥狀:咳逆喘滿不得臥,氣短氣急,咯痰稀白,呈泡沫狀,胸部膨滿,惡寒,周身酸楚,口干不欲飲,面色青黯,舌質暗淡,苔白滑,脈浮緊。
治法:溫肺散寒,內逐水飲。
例方:小青龍湯。
2 痰熱郁肺
癥狀:咳逆喘息氣粗,胸滿煩躁,目睛脹突,痰黃或白,粘稠難咯,或身熱微惡寒,尿黃便干,口渴欲飲,舌質暗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宣肺泄熱,化痰平喘。
例方:越婢加半夏湯。
3 痰瘀阻肺
癥狀: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間痰鳴,喘息不能平臥,胸部膨滿,憋悶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紺,舌質紫暗,苔膩,脈滑。
治法:滌痰祛瘀,瀉肺平喘。
例方: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桂枝茯苓丸。
4 痰蒙神竅
癥狀:意識朦朧,譫妄,煩躁不安,撮空理線,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肢體抽動,咳逆喘促,或伴痰鳴,舌質暗紅或淡紫,或紫絳,苔白膩或淡黃膩,脈細數(shù)或虛數(shù)。
治法:滌痰,開竅,熄風。
例方: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5 肺腎氣虛
癥狀:呼吸淺短難續(xù),咳聲低怯,胸滿氣短,甚則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暗紫,苔白潤,脈沉細無力,或有結代。
治法:補肺、納腎、平喘。
例方:補虛湯合參蛤散。
6 陽虛水泛
癥狀:面浮,下肢腫,甚則一身悉腫,腹部脹滿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臥,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質暗,苔白滑,脈沉虛數(shù)或結代。
治法:溫腎健脾、化氣利水。
例方:真武湯合五苓散。
中成藥:黑錫丹,每次3g,每日3次,淡鹽水送服;金匱腎氣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痰熱郁肺者,可選用清開靈注射液40ml或雙黃連粉針劑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痰蒙神竅者,可選用醒腦靜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陽虛患者,可選用參附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
呼吸系統(tǒng)疾病注意什么?如何護理更好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給人體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會嚴重影響到肺部健康,會出現(xiàn)呼吸障礙問題,會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呼吸系統(tǒng)疾病應該要
-
老年性哮喘如何治療?老年人更容易得哮喘,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應該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加強人體的抗病能力,能緩解哮喘的癥狀,治療哮喘要規(guī)范化
-
中醫(yī)如何治療鼻竇炎?中醫(yī)治療鼻竇炎效果比較顯著,最好選擇中醫(yī)中藥治療,并且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養(yǎng)成勤喝水的習慣,鼻竇炎的患者要做好保暖工作
-
如何護理哮喘患者?哮喘患者最好選擇中醫(yī)治療,并且要保持樂觀的情緒,有助于疾病的治療,過分緊張會加重哮喘的癥狀,并且要增加養(yǎng)分的攝入量,同時
-
支氣管哮喘怎么辦?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應該要消除緊張的情緒,緩解緊張壓抑的情緒,并且要注意飲食清淡,同時也要了解引起的過敏原,盡量遠離過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