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藥 名】:杜仲
【拼 音】:DUZHONG
【英文名】:Eucommia Bark
【來 源】: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
【功 效】: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主 治】:治腰脊酸疼,肢體痿弱,遺精,滑精,五更泄瀉,虛勞,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動不安,胎漏欲墮,胎水腫滿,滑胎,高血壓。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辛,溫。①《本經(jīng)》:“味辛,平。”②《別錄》:“甘,溫,無毒。”③《藥性論》: “味苦。”
入肝、腎經(jīng)。①王好古:“肝經(jīng)氣分。”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經(jīng)。”③《本草經(jīng)解》:“入手太陰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浸酒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陰虛火旺者慎服。①《本草經(jīng)集注》:“惡蛇皮、元參。”②《本草經(jīng)疏》:“腎虛火熾者不宜用。即用當(dāng)與黃柏、知母同入。” ③《得配本草》:“內(nèi)熱、精血燥二者禁用。”
【藥物配伍】:1、配牛膝,補肝腎及強筋骨之力增強,常用于治肝腎不足的腰腿疼痛及兩足無力等癥。 2、配續(xù)斷,功能補肝腎,利腰膝,固沖任,常用于肝腎不足所致諸癥。3、配補骨脂,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常用于腎陽不足,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遺尿,亦可用于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胎動不安及脾腎陽虛泄瀉等癥。 4、配五加皮,既強壯筋骨又祛風(fēng)濕,乃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治療肝腎兩虛,風(fēng)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關(guān)節(jié)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癥。
【別 名】:思仙(《本經(jīng)》)、木綿、思仲(《別錄》)、檰(《本草圖經(jīng)》)、石思仙(《本草衍義補遺》)、絲連皮、絲楝樹皮(《中藥志》)、扯絲皮(《湖南藥物志》)、絲棉皮(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處方名】:杜仲、川杜仲、漢杜仲、炒杜仲、鹽杜仲、鹽水炒杜仲、杜仲炭、焦杜仲、生杜仲等
處方中寫杜仲指生杜仲,為原藥材去雜質(zhì)切絲生用入藥者。
炒杜仲又名鹽杜仲、鹽水炒杜仲、炙杜仲、焦杜仲等。為凈杜仲絲用鹽水淋噴拌勻,待吸盡,再用文火炒至黃褐色入藥者。引藥走下,補肝腎、壯筋骨作用增強。
杜仲炭為凈杜仲絲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內(nèi)里絲斷,存性,然后取出,用清水淋灑滅盡火星,曬干入藥者。偏于止血。
【商品名】:綿杜仲:又名厚杜仲。皮質(zhì)厚,折斷時白絲多而如棉者。質(zhì)佳。
川杜仲:產(chǎn)于四川大巴山山脈及貴州婁山山脈者。品質(zhì)最優(yōu),為地道藥材。
漢杜仲:產(chǎn)于陜西、湖北,而集散于漢口者。品質(zhì)亦佳。
均以皮厚、塊整、干燥、無粗皮、斷面白絲多、內(nèi)表面黑褐色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長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均有栽培。藥材主產(chǎn)于四川、陜西、湖北、河南、貴州、云南。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為了保護資源,一般采用局部剝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間,選取生長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藥材規(guī)格大小,剝下樹皮,刨去粗皮,曬干。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拉丁名】:Cortex Eucommiae原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炮制方法】:1、杜仲:除去粗皮,洗凈,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2、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鹽3斤)杜仲經(jīng)炒制后,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于煎出。3、制炭:取杜仲塊,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斷絲,但須存性,用鹽水噴灑,取出,防止復(fù)燃,晾干即得,每杜仲塊100公斤,用食鹽3公斤,或取杜仲塊,先用鹽水拌勻吸盡后置鍋中,用武火炒至黑色并斷絲存性,用水噴滅火星,取出晾干。每杜仲塊100 公斤,用食鹽3公斤。①《雷公炮炙論》:“凡使杜仲,先須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一斤,酥二兩,蜜三兩,二味相和令一處用。”②《本草述鉤元》:“杜仲,用酒炒斷絲。”
【考 證】: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侗静輬D經(jīng)》:“杜仲,江南人謂之檰,初生葉嫩時采食,謂之檰芽。花實苦澀,亦堪入藥;木作屐,亦主益腳。”
【生藥材鑒定】:干燥樹皮,為平坦的板片狀或卷片狀,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約3~10毫米,長約40~ 100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規(guī)則縱裂槽紋及斜方形橫裂皮孔,有時可見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較平滑。內(nèi)表面光滑,暗紫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有銀白色絲狀物相連,細密,略有伸縮性。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狀殘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凈,外面黃棕色,內(nèi)面黑褐色而光,折斷時白絲多者為佳。皮薄、斷面絲少或皮厚帶粗皮者質(zhì)次。顯微鑒定:老樹皮橫切面:落皮層較厚。韌皮部有斷續(xù)的石細胞層約5-6條,每層厚約3列細胞,石細胞壁極厚;射線寬2-3列細胞;有不規(guī)則形的橡膠質(zhì)團塊散布,以近石細胞層處為多見?v切面觀橡膠質(zhì)糸存在于橡膠細胞中。粉末:深灰棕色。①石細胞類長方形、類方形、類圓形、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32-80 μm,長至180μm,壁厚6-28μm,大多厚薄不勻,孔溝明顯,有的胞腔含橡膠質(zhì)團塊。② 橡膠絲細長條狀,稍彎曲或扭曲成團,表面顯顆粒性。③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不均勻增厚,木化,紋孔細小,胞腔內(nèi)常含橙紅色物;斷面觀略呈長方形,壁一邊薄,另一邊厚,孔溝明顯。另可見篩管分子、淀粉粒等。
【中藥化學(xué)成分】:樹皮含杜仲膠(Gutta-percha)6~10%,根皮約含10~12%,為易溶于乙醇,難溶于水的硬性樹膠。此外,還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堿0.066毫克%、果膠6.5毫克%、脂肪2.9毫克%、樹脂1.76毫克%、有機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后3.5毫克%)、維生素C20.7毫克%、醛糖、綠原酸。種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麻酸67.38%、亞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櫚酸4.68%。果實含膠量可達27%,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杜仲皮、葉含14種木脂素和木脂素甙(ligninoglycosides),與甙元聯(lián)接的糖均為吡喃葡萄糖。其中二苯基四氫呋喃木脂素及其甙有松脂素雙糖甙等,松脂素雙糖甙(pinoresinol diglycoside)為杜仲降壓的有效成分。從杜仲皮中還分到正二十九烷、正卅烷醇、白樺脂醇(betulin)、白樺脂酸、β-谷甾醇、熊果酸、香草酸。杜仲皮和葉還含有17種游離氨基酸以及鍺、硒等15種微量元素。尚含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從杜仲皮、葉中分出10種環(huán)烯醚萜類(iridoids),有都桷子素葡萄糖甙(geniposide)、桃葉珊瑚甙(aucubin)、筋骨草甙(ajugoside)、杜仲甙(ulmoside)、玄參甙乙酸酯(harpagide acetate)及葡匐甙(reptoside)等,除杜仲甙類外,其余成分甙元均以β-甙鏈聯(lián)接吡喃葡萄糖。杜仲甙類糖部分為異麥芽糖(isomaltose-葡萄糖-α-葡萄糖甙)。
-
如何治療頸椎。拷榻B三種有效方法頸椎病會引起頸部疼痛,牽引法能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并且要保證良好的坐姿,糾正不良坐姿,口服藥也可以緩解頸椎病能緩解局部
-
女性養(yǎng)生吃什么中藥好無論男性女性想要身體更加健康,為之大家要學(xué)會合理的了解養(yǎng)生常識,特別食用些對身體有營養(yǎng)食物,建議女性朋友可多食用羊肉、黑
-
中醫(yī)介紹蓮花峰茶治療傷風(fēng)中暑在高溫作業(yè)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fēng)差,則極易發(fā)生中暑;農(nóng)業(yè)及露天作業(yè)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
-
盤點:可以排毒的中藥有哪些誰都希望自己能給人一個好的第一印象,通常有一個好的容貌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很多人都非常注重臉蛋和身材,開始美容和減
-
葛根怎么吃 葛根有哪些療效葛根作為“女性的保護神”,多使用可以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那么,葛根怎么吃才能充分吸收其營養(yǎng)?尋醫(yī)問藥網(wǎng)告訴大家:葛根怎么吃、葛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