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問診之問“心悸”
“心悸”在西醫(yī)中所示心血管病的一個類似癥狀,但是在中醫(yī)中可能是氣血虛弱的一個表現(xiàn),中醫(yī)專家還說中醫(yī)中心悸分為驚悸和怔忡。
病人自覺心中動悸不寧,謂之心悸,是心系病變。其發(fā)病機理與津氣虛滯攸關。津氣生化輸泄關乎脾腎,聯(lián)系脾腎分析其理,才能揭示致悸根源。此證有寒有熱,有虛有實。虛證是因心氣不足。心氣是由腎系元氣與牌系谷氣合成的衛(wèi)氣從少陽三焦輸送而來,成為心臟搏動的動力。
所以心氣虛損實與脾腎功能虧損休戚相關。心悸兼見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舌淡而嫩,脈虛無力,此為單純氣虛;兼見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細微數(shù),此為氣陰兩虛;兼見頭暈眼花,困倦無力,舌質淡白,脈象虛弱,此為氣血兩虛;兼見神疲欲寐,形寒怯冷,舌質淡嫩,脈遲無力,此為陽氣虛損。
四者雖然都是心氣不足,兼證卻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異。實證是因水液失調,變生痰飲水濕,從少陽三焦侵犯心系,成為心悸。
兼見頭暈失眠,苔黃而膩,脈象滑數(shù),此為肺牌同病,津氣失調,氣郁化熱,煉液成痰,痰火擾心;兼見起則頭眩,時吐稀涎,舌淡苔滑,脈象弦緩,此為脾腎同病,飲邪內結,上凌于心;兼見形寒怯冷,四肢浮腫,舌胖而有齒痕,脈象弦、儒、遲、數(shù)均有而無定體,此亦脾腎陽虛,氣化不及,水飲內停,上凌于心。
此外,肺失宣降,長期不愈,妨礙心血運行,肺心同病而呈心悸、氣喘、咳痰、浮腫、口唇發(fā)紺,此為肺病及心,由功能失調轉為器質病變,殊難治愈。
驚悸:目擊異物,耳聞異聲,遇險臨危,心存恐怖,突然心率加快,謂之驚悸。是因神受刺激,心神浮動,導致神、心、血、脈同病而與一般心悸有所不同。因驚致悸,不僅陰血有虧,心氣亦有不足,以致一遇意外,心脈收引,即呈驚悸。若氣定神閑則處變不驚,何悸之有。此證雖然有虛有實,虛證較為常見,實證偶亦有之。兼見夜寐不寧,時而驚悸,頭暈眼花,脈細微數(shù)者,乃陰虛有熱之驚悸也;兼見眩暈痰多,大便秘結,苔黃而膩,脈滑數(shù)有力者,乃痰火凌心之驚悸也。
怔忡:平時心率正常,十日半月突然心率加快,發(fā)后漸復正常,謂之怔忡。此證本虛標實,是因心腎陽虛。心氣雖虧而其虛不甚,故平時不悸。但因腎陽已衰,氣化不及,水飲內停,停積稍久則凌心而悸矣!加之腎陽虛衰,表衛(wèi)不固,微感外寒則脈攣而悸矣!
-
痛風怎樣緩解疼痛?護理措施要了解痛風患者會出現(xiàn)劇烈的疼痛感,并且會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的問題,盡量將患肢抬高能有效緩解疼痛,可以通過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如果出
-
延緩衰老中醫(yī)推薦這6個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會逐漸的變老,這些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較在意養(yǎng)生的問題的,尤其是會選擇一些好的辦法和藥
-
中醫(yī)詳解亞健康的五大類型?人們也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多關注這些對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特別是一些亞健康時刻會影響著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藥一定要趁熱喝嗎?往出現(xiàn)一些疾病的時候不少的人會選擇中醫(yī)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有一部分毛病選擇中醫(yī)來進行處理是比較合適且見效快的,因此我們大
-
上火怎么辦中醫(yī)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這樣病的出現(xiàn)往往是在天氣干燥的時候容易引起,因此當出現(xiàn)上火的癥狀后大家也要盡早的來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