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夏季常見的季節(jié)性病癥
高溫酷熱的天氣,讓寶寶的健康也面臨考驗。有的寶寶吃壞肚子,有的寶寶偏食厭食、容易生病,也有的寶寶出現(xiàn)中暑癥狀。各種病癥讓家長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據(jù)介紹,腸道傳染病、缺鋅、中暑都是夏季常見的季節(jié)性病癥,家長可以掌握一些幼兒夏季的保健常識,輕松地幫寶寶健康度夏。
不潔飲食,小心細菌大鬧腸道
每年的7月至9月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吃壞肚子,輕則腹絞痛,重則上吐下瀉,甚至可能發(fā)展為重癥,要人性命。專家指出,避免得腸道傳染病首先要從飲食衛(wèi)生入手,注意食物在制作、保存過程中不被污染,不吃可疑不潔食物。
人對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普遍缺少防御能力,兒童更受其“青睞”,尤其是15歲以下的兒童,他們感染后,更容易出現(xiàn)溶血尿毒綜合征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并發(fā)癥,因此要特別注意防范。此外,可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傳播的沙門氏菌感染、細菌性痢疾感染、霍亂弧菌感染也在夏季常見。
吃壞了肚子,疼痛難忍,但往往排便后就不那么疼了。這時需要及時護理受損的腸胃。嘔吐量比較大時,病人往往因體液流失過多出現(xiàn)乏力、口干等癥狀,需要及時補液。補液可采取口服或者靜脈注射兩種方式。如果腹瀉程度一般,最好喝點淡鹽水。淡鹽水很難喝,如果孩子不愿意喝,可以加些糖來改善口感。
出汗過多,微量元素大量流失
兒童低鋅與季節(jié)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冬季就診的兒童中,低鋅發(fā)生率為35.9%-45%,而夏季可高達70%左右。鋅主要來源于瘦肉、肝、蛋、奶等動物蛋白食品。兒童夏季胃口差,不愛吃葷腥,由此導致鋅的攝入量減少。同時,夏天兒童出汗多,鋅也容易從汗液中排出,隨之大量流失,兒童一天隨汗液丟失的鋅可高達4毫克。加之戶外活動較多,對鋅等微量元素的消耗和需求也增多,以上各種原因最終導致了夏季孩子更容易缺鋅。
如果孩子偏食厭食、生長緩慢、易受細菌病毒感染,經常感冒發(fā)燒拉肚子,家長應帶孩子到醫(yī)院做微量元素檢測,視缺鋅的程度,決定補鋅的方式和多寡。如果孩子輕微缺鋅,可以采用食補方式進補。在含鋅的食物中,牡蠣、鯡魚等海鮮產品的含鋅量最高,其次為肝、肉、禽蛋、全麥、糙米、大豆、花生、白菜、蘿卜等。不過,植物性食物中的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對其吸收較差。但是,缺鋅比較嚴重的兒童就不能光靠食物來補鋅了,因為一方面食補較慢,另一方面則是缺鋅的孩子本來就偏食,他們能夠吃的含鋅量大的食物有限。補鋅的藥物,目前最常用的是葡萄糖酸鋅。在劑型上,液體鋅最受醫(yī)生推崇,因為液體鋅不僅更容易被*吸收,效果顯著;而且味道好,大大增加兒童吃藥的依從性。
衣著單薄,小孩子反易中暑
隨著悶熱的夏天一天天臨近,不少寶寶都是小胳膊小腿全露出來的“清涼”打扮。專家提醒:如果氣溫超過35℃,皮膚裸露在外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容易導致孩子中暑。
“夏天給孩子穿得過少導致中暑,這是每年夏季的兒科門診常見現(xiàn)象。”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 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皮膚溫度時,可借輻射、傳導、對流和不顯性蒸發(fā)散熱;而當氣溫達到35℃時,主要靠皮膚蒸發(fā)散熱;當氣溫繼續(xù)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散熱,還會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熱量。
很快將進入炎熱季節(jié),如果戶外正好是大中午或下午兩三點,此時給孩子穿得太少,孩子的皮膚就容易從外界吸收熱量,非但不會感到涼快,體表溫度的上升反而會使得他們覺得更熱,而且長時間處在高溫環(huán)境容易導致大量出汗,出現(xiàn)中暑。
-
讓寶寶愛上蔬果的五大妙招小寶寶都是特別的愛吃一些肉類的,可是很多小寶寶對于吃蔬菜來說都是特別的,不喜歡,其實經常去吃一些蔬菜才可以讓寶寶身體更加
-
具體怎樣教孩子進行識字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使之是生活中很多家長所渴望的,所以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及早的投入到讓其寶寶增加識字的認識,通過對平時
-
孩子如何克服考試緊張其實我沒感覺學習才是孩子的出路,因此在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出現(xiàn)考試緊張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導致成績比較差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這個時
-
抓住兩個黃金時間睡覺讓孩子個子竄一竄抓住兩個黃金時間睡覺讓孩子個子竄一竄嗎?孩子是夫妻愛的結晶,是生命的延續(xù),孩子更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和未來,他們承載者一個家
-
寶寶看電視應該注意什么?大家都知道,孩子最喜歡看電視有很多的孩子,平時哭鬧時,家長就會找出一些好看的電視,這樣會讓孩子停止哭鬧,但是寶寶看電視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