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輸得起才能贏得好
孩子只有輸得起才能贏得好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也就是說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成功人士,但是每個人都想成功,但是有多少家長知道,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輸得起”,我們現(xiàn)在的家長就怕孩子輸,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孩子輸給同齡人,所以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給孩子灌輸的卻是“不能輸”的理念。俗話說“有輸才有贏”,無論輸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一共有三只籠子,籠子里都關著一只老鼠。第一只籠子里有個開關,踩一下就會有食物送進來,老鼠很快就掌握了能吃到食物的訣竅;第二只籠子也有個開關,但是踩一下就會被電擊,老鼠再也不踩了;而第三只籠子里的開關,踩一下會有食物,再踩一下會被電擊,如此反復,籠子里的老鼠就糾結死了,不知道踩還是不踩。
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第三個籠子里的老鼠”,活在糾結之中,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是成功人士,縱觀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們有個共同特質,那就是“輸得起”,但是現(xiàn)在的教育,給孩子灌輸的卻是“不能輸”。如果“不能輸”,那這孩子就不具備“去贏”的特質,反而可能“眼高手低”,希望得到好的東西,卻不具備爭取的能力。所以,他很糾結、痛苦。
培育一個孩子成長,就像駕駛著一艘船前往遠方,但是彼岸在哪里,很多家長心里并沒有譜。大家不了解,花在孩子身上的經歷和力氣比別人都多,可最終到不了彼岸,問題出在哪里?就在于家庭教育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
競爭感強的孩子競爭力未必高
目前的家庭教育,面臨的是全新的問題。在教育孩子時,只有清楚地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是什么,在與孩子互動時才不會犯大的錯誤,會在孩子出現(xiàn)某種情況時理解他、幫助他。如果你能跟著我一起用心理學的視角透視現(xiàn)在的孩子,你就會有所收獲。
現(xiàn)在的孩子情感負擔太重。大部分孩子是家里的“獨苗苗”,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基本每一個孩子身邊,都圍繞了6個滿懷期盼的長輩,這讓孩子感覺到巨大的情感負擔。這很可能就導致身上的負擔太重,反而讓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念頭:我報答不了你們的恩情,你們也不要在我身上傾注太多的期望。
現(xiàn)在的孩子壓力空前。孩子會感受到很多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可能來自老師,也可能來自家長。從小學開始,老師就顯得很焦慮,他們既是應試教育的執(zhí)行者,也是受害者,這樣的老師嘴上念叨著的永遠是考試,傳達給孩子的情緒永遠是焦慮的。而孩子回到家,家長如果比老師還要焦慮,這樣永遠沉浸在別人焦慮情緒中的孩子會是止步不前的。因此,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父母的幸福不是你給的,我們撫養(yǎng)你長大是天經地義的,并不是等價交換,幸福是自己人生的主觀體驗。
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他在學校被拉緊了,回家后,家長要懂得放,你再拉皮筋就會“斷”掉。這種學業(yè)壓力給孩子造成了隱性的傷害,使得孩子競爭感被培養(yǎng)得非常強,但競爭力未必高。孩子在一個環(huán)境里是最好的時候還問題不大,如果有人比他更好,他企及不了,那這個孩子就被“瓦解”了。如今,空前的學業(yè)壓力制造了很多高競爭感的孩子。
孩子過得好三個基本標準可參考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個人過得好,首先,應該沒有什么大的慢性病,身體健康是過得好的最起碼的元素。
其次,收入不能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如果你的孩子收入只有社會平均水平,但是他做了自己非常喜歡的事,內心很安靜且滿足,自得其樂,這就是過得好。這是你從小灌輸給他的成功教育。
第三,他將來要有內心里的愉悅感,不僅來自于他人的評價。我們有多少人他努力奮斗的動力來源,都是“他人的眼睛”,是為了他人怎么欣賞自己而拼命努力。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欣賞,他就會垮掉。所以你如果培育出來的孩子,他將來自我發(fā)展得非常好,他對自己很確認,知道自己要什么東西,他的努力不是來自于別人怎么欣賞他,而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東西,他愿意做這件事,努力達到高峰,不是為了你們。這樣的人,他不會有太多外界的逼迫,內心是強大的,這種人他是過得好的,家長要有這樣的意識。
我們培育出來的人,將來是這樣擁有強大內心世界的人。你培育出來的孩子,將來要有終生學習的愿望,從小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生學習不輟,這個人的人生是充實的,飽滿的,他是過得好的。
孩子擁有助人能力將來才有競爭力
你培育出來的孩子,他將來是一個要有能力助人的人,F(xiàn)在的家長,把孩子培養(yǎng)得非常具有競爭感。如果一個家長有這樣的理念,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有競爭力,那他一定得從小就灌輸孩子去幫助別人。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媽媽會問這樣的話:“寶寶,你有沒有看到哪個小朋友需要幫助,你看班里的小虎,鞋帶不會系,你有沒有幫他系?小紅每次吃飯吃一點點,你有沒有安慰他?”
家長或許沒有想到,從小去引導孩子出手幫助別人,將來你的孩子才有競爭力,擁有好人緣,才能過得好。人類得以生生不息,靠的不是競爭,而是互助,這才是人的本質。
培養(yǎng)孩子獨處和群處時都不焦慮
我們培育出來的孩子,將來獨處的時候要不焦慮。一個能夠獨處的人,極其考驗其內心是否強大。什么樣的人獨處可以不焦慮?這個人要有魂,自己內心要有資源。一個人自己可以安定的,特別是一個老人可以自己安定,內心一定有豐富的資源夠他用,所以他是有魂的人,悠然自處,獨享人生的樂趣,我們很多人做不到,這是強大的。
除了獨處外,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將來群處時也不能焦慮。有些人身處職場,只要在人群里面就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做自己。還有些人莫名其妙,只要有人群,一定要有敵人,沒有敵人他難受,要造出一個“假想敵”。這都是問題,群處的時候你難受、焦慮。我們要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將來他會在人群里面很自然,主動和他人發(fā)展關系。你不覺得這個人在人群里面很別扭,不會內心帶著陰暗的敵人回家,自己在心里和人家斗。
此外,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孩子有跟伴侶親密相處的能力。在孩子將來的人生中,50%的幸福感來自于與伴侶是否相處融洽。而和伴侶親密的能力,則很大程度取決于父母夫妻關系所做的榜樣。
溫馨提示: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就是在家長不能輸的教育理念下,許多孩子被迫去各種輔導班,不得不天天挑燈夜讀。其實孩子只有嘗到了輸的滋味才能激起贏得欲望,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的苦楚哪里有成功時的甜蜜呢。當然,孩子無論輸贏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強大的內心都是最優(yōu)秀的。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那些家長,既要允許孩子成功,更要允許孩子的失敗。
-
優(yōu)秀的孩子是怎樣調教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只有后天培養(yǎng)的優(yōu)秀的孩子。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淘氣、頑皮,都是媽媽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就
-
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聲音“衣服小了父母會說湊合湊合就行”、“吃飯也有人會說今天就湊合著吃吧”
-
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呢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孩子該到識字年齡,但此時的寶寶非常不喜歡識字,并且在識字方面表現(xiàn)的非常困難,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大腦
-
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呢?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部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
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嗎?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族”這個隊伍中,在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