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勇于面對挫折
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的爸爸從小就注意對兒子獨立性格和精神品質的培養(yǎng)。有一次他趕著馬車帶兒子出去游玩。經過一個拐彎處,因為馬車速度非?欤R車猛地把小肯尼迪甩了出去。當馬車停住時,小肯尼迪以為他爸爸會下來把他扶起來,但他爸爸卻坐在車上悠閑地掏出煙吸起來。
小肯尼迪叫道:“爸爸,快來扶我。”
“你摔疼了嗎?”
“是的,我自己感覺已站不起來了。”小肯尼迪帶著哭腔說。
“那也要堅持站起來,重新爬上馬車。”
小肯尼迪掙扎著自己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走近馬車,艱難地爬了上去。
他爸爸搖動著鞭子問:“你知道為什么讓你這么做嗎?”
兒子搖了搖頭。
他爸爸接著說:“人生就是這樣,跌倒,爬起來,奔跑;再跌倒,再爬起來,再奔跑。在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沒人會去扶你的。”
從那時起,他爸爸就更加注重對兒子的培養(yǎng),如經常帶他參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動,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別,與不同身份的客人應該怎樣交談,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風貌、氣質和風度,如何堅定自己的信仰等等。有人問他爸爸:“你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有耐心教孩子做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誰料老肯尼迪一語驚人:“我是在訓練他做總統(tǒng)。”
我們家長,對孩子過分愛護,只要讀好書,一切該孩子自己動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代勞。許多中小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只注重學生考分的高低而忽視了他們承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一些青少年雖然學了不少書本知識,但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適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遭遇挫折。精神上的煎熬,體力方面的磨難,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受阻,追求失敗,艱苦勞作,疾病纏身,也都是挫折的種種表現(xiàn)。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對于孩子性格意志的磨煉和能力品行的培養(yǎng),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第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經歷,或自己小時候受挫折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挫折,只有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適當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體驗挫折。
要適當?shù)刈尯⒆釉诿ё仓谐渣c“苦頭”,切身體驗一下,但更重要的是適時地幫助他總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再去嘗試。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困難,如讓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帶、鋪床、收拾玩具等,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會的要學著做。
第三,教會孩子對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一些對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勵:“這次雖然沒得到第一名,但比以前有進步了。”心理補償:“我跳舞不行,可畫畫不錯,要努力畫,爭取參加書畫比賽。”對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父母不妨讓他受點冷落。父母要注意用一些機會贊揚別的孩子的優(yōu)點,慢慢讓孩子習慣“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實。對孩子的缺點,不管他如何吵鬧不聽,也要堅決制止,幫助他克服。
第四,應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
作為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提出適當?shù)囊,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過成功的自我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信心。另外,不管什么原因,當孩子不能面對挫折時,父母應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如“這點小事,怕什么,讓我們一起克服”。
第五,讓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關系。
遇到挫折并不意味著失敗,沒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
小肯尼迪叫道:“爸爸,快來扶我。”
“你摔疼了嗎?”
“是的,我自己感覺已站不起來了。”小肯尼迪帶著哭腔說。
“那也要堅持站起來,重新爬上馬車。”
小肯尼迪掙扎著自己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走近馬車,艱難地爬了上去。
他爸爸搖動著鞭子問:“你知道為什么讓你這么做嗎?”
兒子搖了搖頭。
他爸爸接著說:“人生就是這樣,跌倒,爬起來,奔跑;再跌倒,再爬起來,再奔跑。在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沒人會去扶你的。”
從那時起,他爸爸就更加注重對兒子的培養(yǎng),如經常帶他參加一些大的社交活動,教他如何向客人打招呼、道別,與不同身份的客人應該怎樣交談,如何展示自己的精神風貌、氣質和風度,如何堅定自己的信仰等等。有人問他爸爸:“你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怎么有耐心教孩子做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誰料老肯尼迪一語驚人:“我是在訓練他做總統(tǒng)。”
我們家長,對孩子過分愛護,只要讀好書,一切該孩子自己動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代勞。許多中小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只注重學生考分的高低而忽視了他們承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一些青少年雖然學了不少書本知識,但是遇到困難和挫折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適度的挫折教育,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要遭遇挫折。精神上的煎熬,體力方面的磨難,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受阻,追求失敗,艱苦勞作,疾病纏身,也都是挫折的種種表現(xiàn)。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對于孩子性格意志的磨煉和能力品行的培養(yǎng),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第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名人成功前的挫折經歷,或自己小時候受挫折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挫折,只有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適當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體驗挫折。
要適當?shù)刈尯⒆釉诿ё仓谐渣c“苦頭”,切身體驗一下,但更重要的是適時地幫助他總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再去嘗試。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困難,如讓孩子自己穿衣、系鞋帶、鋪床、收拾玩具等,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會的要學著做。
第三,教會孩子對待挫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一些對待挫折的方法,如自我鼓勵:“這次雖然沒得到第一名,但比以前有進步了。”心理補償:“我跳舞不行,可畫畫不錯,要努力畫,爭取參加書畫比賽。”對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父母不妨讓他受點冷落。父母要注意用一些機會贊揚別的孩子的優(yōu)點,慢慢讓孩子習慣“有人比他更行”的事實。對孩子的缺點,不管他如何吵鬧不聽,也要堅決制止,幫助他克服。
第四,應為孩子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
作為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提出適當?shù)囊,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通過成功的自我激勵,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信心。另外,不管什么原因,當孩子不能面對挫折時,父母應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如“這點小事,怕什么,讓我們一起克服”。
第五,讓孩子了解挫折和成功的關系。
遇到挫折并不意味著失敗,沒有挫折也不一定就是成功,教會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
相關文章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