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祖父母成為了“現(xiàn)代父母”
目前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 “現(xiàn)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和個性發(fā)展,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雖然祖輩家長對孫輩有溺愛嬌慣的毛病),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統(tǒng)一認識,擇善施教。還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現(xiàn)場聲音]隔代教育面面觀
■過度溺愛型
露露今年4歲,剛剛上幼兒園中班,在沒上幼兒園之前一直是由爺爺奶奶照看,自從露露上了幼兒園,露露的爸爸蔣先生就和自己的父母起了矛盾。老人家覺得不應該讓孩子去幼兒園特別是還上什么興趣班,孩子在家跟著老兩口挺好的?墒鞘Y先生和太太卻認為一定要去幼兒園,而且針對孩子的弱項還要上提高班。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家里發(fā)生過多次的爭吵,而最后也都不歡而散。露露繼續(xù)上著幼兒園,蔣先生回家繼續(xù)聽著父母的嘮叨。
■過度照顧型
詹小姐老家在上海崇明,在學期里,詹小姐的母親會到上海幫她帶孩子,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對于這個寶貝外孫女老人家很是喜歡,會給孩子穿衣服、喂飯。其實作為詹小姐來說是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做這些事情鍛煉一下自理能力,可是母親總是說孩子還小穿得慢會著涼的,所以一般情況下詹小姐會順著母親的意思。但是在孩子學習上,詹小姐是決不讓步的,該讀的書該做的作業(yè)是一定要完成的,補習班要上的也必須去。在假期里女兒會和外婆回到崇明老家,詹小姐一個星期去看女兒一次,有時還要接女兒回上海上補習班然后再送回崇明。詹小姐說教育觀念不一樣是很正常的,要理解老人家的心情,只要不是關鍵問題,一般會順著老人家的心意。
■民主平等型
張先生和他妻子的父母都是老師,在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幫了他們很大的忙。張先生說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他們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平時長輩們就會關心孩子的教育,每天教孩子背唐詩背九九乘法表之類的。在孩子讀小學之后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就搬了出來,只有放假時孩子住在長輩那里,孩子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請教他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張先生說他們家比較民主,長輩們基本是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見,如果發(fā)生分歧就大家相互探討,反正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專家建議]
不建議把孩子全托給老人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家王順妹認為,現(xiàn)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帶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入幼兒園之前,這個時候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帶的確有必要。同時,小孩子對老人來說也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寄托。隔代寄養(yǎng)或者隔代教育不可避免。但是不建議把孩子全托給老人,家長可以考慮白天把孩子交給父母,晚上再接回自己身邊。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老人在帶孩子過程中更多的是只能滿足孩子的生活需求,而孩子尤其是學前年齡段的孩子的情感需求、智力發(fā)展更為重要,對于寶寶的情感需求和智力發(fā)育,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王順妹建議家長少一些應酬活動,多找時間跟孩子在一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重要。如果年輕的父母和老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fā)生沖突也要盡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起爭執(zhí),其中一方要盡量克制,否則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qū)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tài),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fā)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xiàn)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