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陪老人聊天可助老人健康長壽
子女在老年人晚年的時候不能長時間陪在老年人身邊,不能陪老人聊天,不能時刻留意老人變化,所以老年人要多做一些保健,健身,增強自身的體質(zhì),子女更要多給老人一些關(guān)心,讓老年人更加健康長壽。
老人年紀大了,受生理狀況的限制,不能和年輕人一樣來去自如,加上社會圈子日益狹小,心理上孤單無助,越來越像“老小孩”,難于溝通,甚至抗拒溝通。此時,只有通過有技巧的溝通和關(guān)心,介入他們的情感生活,才能使他們享受愉快的晚年。這對家人而言,是一門學問。
蹲下身子,目光平視。
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說話,容易讓他們感覺你高高在上,難以親近,應該近距離彎下腰與他們交談,老人才會覺得與你平等,覺得你重視他。彎腰度根據(jù)父母的身高或所處位置的高低而定,必要的時候不妨蹲在老人面前,讓他重溫你在他眼里是個孩子的感覺,會讓老人覺得更親切。
目光柔和,平視對方兩眼與嘴之間,時刻保持眼神的交流,流露出關(guān)愛的眼神,使老人覺到尊重和關(guān)懷。
輔以手勢,輕撫胳膊。
對聽力不太好的老人,應湊在他們的耳邊,大聲地說話,并輔以手勢、點頭、微笑等動作。如舉起大拇指表示很好,點頭表示同意,皺眉、搖頭表示不同意。在交談中,可以適時地握住對方的手,或者輕撫對方胳膊,來表達對他的關(guān)心和體貼,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溝通之前多贊美。無論你想跟父母談什么,生硬直接的提問都可能讓他們的心里不舒服。與老人的溝通,最好從贊賞開始,老人更像小孩子,一句表揚就可能讓他瞬間開心起來,比如,“爸,您看您養(yǎng)的花兒又開了”,然后稱贊其高超的種植技術(shù),待老人受到鼓勵打開心扉,氣氛活躍了,再切入交流的正題。老人最愿意交流的話題包括:家鄉(xiāng),親人,老人年輕時的事,自己小時候的事,老人正在看的電視節(jié)目,老人最擅長的事如養(yǎng)花、釣魚等。
語速慢點,把握節(jié)奏。
說話時要比正常語速更慢些,留給老人充分的反應時間。談得不愉快或是老人情緒有波動時,盡量不要在原話題上勸說老人。應先輕拍對方的肩膀或是抓住對方的手,穩(wěn)定老人的情緒,然后迅速轉(zhuǎn)移話題。尤其對患有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情緒突然激動容易引起疾病復發(fā),因此一定要注意話題的安全性。
耐心傾聽。
和老人交流,傾聽是第一位的。有些老人比較嘮叨,一點小事可能會說很久或是很多次,這個時候不要表現(xiàn)出不耐煩,傾聽就是最好的溝通,耐心地聽他嘮叨完,溝通就成功了一半。
最后,想提醒的是,和老人溝通,如果是在老人自己的房間,不要隨便動房里的擺設和其他物品。陪老人聊天時,時刻留意老人變化,如冷、熱、咳、渴等,發(fā)現(xiàn)老人有不適,要及時處理。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qū)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tài),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fā)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xiàn)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