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療從何入手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生活中的很多的事項要注意,一旦患發(fā)糖尿病一定要及時的去醫(yī)院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了解一些糖尿病的癥狀表現,做好預防工作,日常的心理治療是至關重要的,那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療從何入手呢?
一、了解糖尿病的必要知識: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對糖尿病缺乏認識,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極、疑懼、悲觀等情緒,基于患者的上述心理 特征,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要熱情,優(yōu)質服務,向患者主動誠懇地解釋有關問題,要恰當說明病情,介紹糖尿病知識,增加患者自我調攝的能力。
二、走出糖尿病的認知誤區(qū):糾正患者對此病的錯誤認識,講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以解除其精神壓力,克服心理失衡狀態(tài),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達到最佳效果。
三、適當運動并保持愉悅心情:鼓勵患者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適當的運動能使患者心情舒暢,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因此,要根據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動的可行性及有益性,向患者解釋其所以然,使他們理解這些活動與適當的休息相結合,有助糖尿病的穩(wěn)定,使他們從心理上接受這些安排,而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
近十多年來,糖尿病的治療藥物發(fā)展很快,科學家們開發(fā)了很多口服抗糖尿病藥物(也稱口服降糖藥)。但是,胰島素作為糖尿病特效治療藥物的地位仍不可動搖。正確使用胰島素、盡可能減少其副作用對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需要強調的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對胰島素治療不理解,這可能與2型糖尿病以前也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有關。他們覺得,既然是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為什么還要用胰島素呢?
實際上,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這個名稱是不確切的(現在已更名為2型糖尿病),該型糖尿病在病程的后期也出現胰島B細胞功能衰竭,因而也必須補充胰島素。還有一些病人和家屬認為打胰島素像吸鴉片一樣具有成癮性,因而不敢使用胰島素。實際上,胰島素為生理性制劑,不存在成癮性。如果病人依賴胰島素,那是因為其自身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能滿足需要,病人絕不會因為使用胰島素而變得依賴胰島素。以上錯誤認識使得許多病人及家屬對胰島素治療有抗拒心理,有些專家將這種現象稱為“心理性胰島素抵抗”。
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指南明確指出,患者剛被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時,醫(yī)師就應向其說明將來可能需要胰島素治療以及這種治療的益處,可見胰島素治療的宣教工作一定要做得早。相信隨著廣大內分泌專科醫(yī)師對糖尿病宣教工作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病人會理解胰島素治療的必要性,克服“心理性胰島素抵抗”,及時接受胰島素治療。
-
老年人糖尿病注意事項糖尿病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終身性疾病,在眾多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數。糖尿病人有很多飲食禁忌和護理要求,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
-
糖尿病的癥狀表現糖尿病的癥狀可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與代謝紊亂有關的表現,尤其是與高血糖有關的“三多一少”,多見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
-
老人如何預防糖尿?生活中老人要注意糖尿病的預防,注意合理的飲食,能預防糖尿病的發(fā)生,少吃油膩的食物,控制熱量的攝入量,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發(fā)生
-
糖尿病會引發(fā)哪些并發(fā)癥?糖尿病也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糖尿病也會增加糖尿病眼病的發(fā)病幾率,糖尿病會對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更容易導致白內障和青
-
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好?種食物不要錯過!對于一些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糖尿病的老人吃什么才是最好
